因实控人股权质押占比过高以及出现流动性问题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易事特迎来一场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9月9日,广东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恒健控股”)、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创业板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易事特”)在东莞进行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恒健控股入股易事特正式完成,占易事特总股本的18%,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将进入共同治理阶段。过去15个交易日,易事特股价已上涨91%,昨日收盘价为9.97元/股,比恒建控股的入股价格4.43元/股,已有大幅上涨。
此次收购,国资在其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实控人获得资金后会否减持套现等问题备受市场关注。
在电力电子行业深耕多年的易事特,作为电源器设备制造商,曾是我国部分光伏电站的建设商、供应商,后来演变为光伏行业的投资商,光伏电站资产规模超过总资产的一半以上。这种重资产模式慢慢拖累了易事特的资金流动性。为缓解资金压力,易事特实控人不断进行股权质押,质押率达90%。2018年以来,股东的高股权质押出现了流动性风险,易事特的融资规模收紧。
此时,广东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恒建控股开始对其实施纾困计划。记者从公告查阅到,2019年9月1日,易事特发布控股股东扬州东方集团、实际控制人何思模与恒健控股签署意向性的框架协议,东方集团拟向恒健控股转让29.99%的股份,之后恒健控股或其指定的主体将发出不低于5%的部分要约收购。经过恒健控股全面的尽职调查和商务谈判,2019年12月21日,双方签订了包含资产重组方案在内的股权转让协议。
不过,该计划于2020年7月23日进行了调整,公告显示,东方集团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向广东恒锐(由恒健控股管理,东莞金控参与出资)转让18%的股份。
据悉,此次省市区三级国资平台共同对易事特进行纾困帮助,恒健控股收购了其18%的股权,化解了股东股票质押的风险,剥离长期应收款,优化该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对此,易事特集团创始人何思模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恒健控股入股后,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和融资成本,还将有助于企业吸引高端人才加盟。“目前易事特与佳都科技在广州建设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在东莞设立数据中心等已有初步进展。”
创新运营:
国资入股后仍将保留易事特市场化运作
在此次的收购中,国资将扮演什么角色进行运营备受市场关注。记者了解到,此次交易各方还签署了《表决权放弃协议》,东方集团将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至交易完成满三年的期间内不可撤销地放弃剩余37.88%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交易完成后东方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仅保留8.38%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混改方案的设计者、恒健控股资本运营部部长牛鸿透露,在入股完成后,易事特进入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治理的阶段。从法人治理结构层面看,恒健控股公司方通过向易事特派出董事及财务与风控等人员,在战略、投资和财务方面对企业实施赋能。按计划,易事特创始人与企业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继续留任,企业日常管理运营充分依靠现有的管理团队。
牛鸿介绍:“收购完成后,并不纳入恒健控股的合并报表,依然保留易事特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别于其他的收购行为,国资在这其中并非为了控制权,而是要实现战略投资和风险管控,这也是此次国资入股的创新亮点之一。”
国资入股后,实控人会否减持套现呢?“对此,混改方案还放大招设置了利益绑定。”牛鸿透露,收购股权的对价资金18.5亿元,除了释放实控人质押的股份过户给恒健控股外,剩余的资金实控人将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以此将以往质量较低的应收账款进行剥离,此项资产重组将极大改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同时,在风险控制方面,实控人未来释放质押的股份以及应收账款的回款依然将须对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做出承诺。
战略调整:
易事特将回归电力电子等先进制造业
记者采访获悉,此前易事特在经营中不断涉足光伏行业之后,属于重资产的光伏领域出现发挥效能受限的局面,而该局面将被新的入股方改变。谈及资金将如何引导战略调整,牛鸿认为,其行业前景较宽,并透露,收购之后,易事特将回归电力电子等先进制造领域;属于重资产的光伏发电领域,尽管清洁能源发展迅猛,但入股方表示暂时不打算大力发展光伏领域,而是将其作为潜能储备。
在设计收购方案时,入股方也考虑到新基建将作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此次入股成为契机。据悉,收购框架是战略、财务和业务的赋能,战略上让企业重新回到制造业,升级为现代制造业,财务上改变易事特的融资形象,“在资产重组中,把应收账款剥离出去,实控人后续再为上市公司注资,再加上与银行合作,资金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未来将发挥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交替运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手段”。
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温文星表示,本次入股完成后,恒健控股将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混合所有制机制优势,激发企业活力。
下一步,恒健控股还将推动易事特加强与公司持股的南方电网、南方航空、中广核、中广核电力、中航通飞等企业深入合作,助力易事特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5G、储能、充电桩站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业务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整体业务快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