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纳米颗粒太阳能电池来了,获"全球能源奖"!

2020全球能源奖9月8日揭晓,华人科学家杨培东因开创性地发明了基于纳米颗粒的太阳能电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获得非常规能源奖项。

1、全球能源奖

全球能源奖创立于2003年,每年评选一次,表彰影响地球生命并提供解决能源挑战的技术的杰出研究。从2019年开始,该奖项按“传统能源”、“非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使用方式”的分类颁奖。

2020年9月8日,根据国际能源奖委员会会议的结果,确定了三名2020年全球能源奖获得者,分别为:Carlo Rubbia(来自意大利)、杨培东(来自美国的华人学者)、Nikolaos Hatziargyriou(来自希腊)。

杨培东因开创性纳米颗粒太阳能电池和人工光合作用而获得非常规能源的提名。

2、神奇的“液体阳光”

杨培东以硅和细菌为基础,构建纳米“森林”,用来捕捉太阳光,分解二氧化碳分子并产生营养物质。杨培东把他研发的人工光合作用装置称为“液体阳光”,它有望解决能源问题。

以下视频来源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杨培东在莫比乌斯论坛上谈论能源问题。视频来源:WLF

2005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杨培东教授所领军的研究团队,于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有别于以往随机取向的纳米颗粒薄膜结构,此新器件能使光激发发生在涂有燃料的垂直排列纳米线阵列上。由于纳米线阵列的结构能使电子直接传输到器件的电极上,因而大幅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图:纳米线太阳能电池阵列

而杨教授研究团队更运用此技术来研发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燃料。目前许多研究团队也采用了纳米线阵列作为光电极的概念,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来研发洁净燃料。

2014年4月17日,杨培东团队在人工光合作用方面取得划时代(Game-Changing)的科研成果。有望解决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科学难题。

2016年,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报告了一种将非光合作用的细菌改造成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系统。

液体阳光是人工光合作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因为这项研究,全球领先的专业智能数据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将杨培东列为诺贝尔化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杨培东

1971年8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纳米材料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S.K.和Angela Chan杰出能源教授和化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1993年杨培东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

最新相关
生物气化制氢项目发电签约

生物气化制氢项目发电签约

2024年4月17日在绿色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气化制氢项目发电签约仪式在华氢昊能(广东)新能源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生物气化制氢技术在发电领域的应用迈出...

湖州修订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湖州修订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了修订后的《湖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发展规划》提出,到2027年,培育和引进氢能产业相关领域企业50家以上,培...

四川省委省政府关注川威转型发展

四川省委省政府关注川威转型发展

随着集团公司转型发展不断走向深入,不仅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与支持,也得到了省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注。4月17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一行到川威连界基地调研,就目前集团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