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火热的当下,面对同行加速攻城略地,晶澳科技(002459)也启动产能拓展。
投建扬州年产6GW高功率组件项目
12月15日晚间晶澳科技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公司下属子公司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扬州新能源”)拟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6GW高功率组件项目,购置装配光伏组件生产线,形成年产6GW高功率组件的生产能力。
据披露,扬州新能源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组件的生产、销售;太阳能组件的研制及销售;太阳能组件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上述产品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批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上市公司持有其100%股权。
截至2020年9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8.07亿元,总负债7.6亿元,净资产4694.84万元;2020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净利润-5211.77万元。以上数据未经审计。晶澳科技表示,作为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主体,根据项目资金需求,不排除对其增资的可能性,增资金额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金额。
据披露,上述年产6GW高功率组件项目投资总额7.96亿元,项目资金为自筹资金,来源于股东出资款、股东贷款、金融机构贷款等,并授权经营管理层办理该项目的全部手续,包括但不限于签署相关文件、提交政府审批申请文件等。项目地点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内容包括租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总公司的既有土地厂房,购置装配6GW产能光伏组件生产线,形成年产6GW高功率组件的生产能力,建设周期预计8个月。
当日晶澳科技同时公告,鉴于公司出口业务日益增长,款项主要采用美元、欧元等外币结算。受国际政治、经济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现阶段美元、欧元等币种对人民币的市场汇率波动较大。为有效规避外汇市场风险,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以降低汇率大幅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公司及子公司开展的衍生品交易业务与日常经营需求紧密相关,可有效规避和防范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增强公司财务稳健性。
外汇衍生品交易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外汇远期结售汇(定期、择期)、期权、结构性外汇远期合约等。任意时点交易最高余额不超过等值25亿美元,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上述额度在期限内可循环滚动使用。
提高一体化盈利能力
晶澳科技是实施产业链一体化战略的全球知名的高性能光伏产品制造商,产业链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
2020年第三季度,晶澳科技组件出货量3.43GW。组件平均售价1.56元/W,毛利率19.74%。其中,海外组件出货量2.69GW,海外组件出货占比78.45%。2020年前三季度,组件出货量8.89GW。组件平均售价1.7元/W,毛利率22.69%,其中,海外组件出货量6.6GW,海外组件出货占比74.27%。
近日,晶澳科技奉贤基地年产3.2GW高功率组件项目顺利投产。11月30日,该项目首批182mm大尺寸硅片的DeepBlue3.0高功率组件完成出货。该项目总投资3.3亿元,9月份启动,历时两个多月建成投产。
在近期光伏行业企业大手笔布局的同时,晶澳科技也对旗下资产进行了梳理、扩张。
公司在此前投资者活动中表示,上半年新冠疫情爆发,供应、物流及生产受到一定影响,组件价格在二季度末超跌至低谷。三季度光伏市场需求逐渐回暖,但突发的新疆硅料厂安全事件导致硅料价格暴涨,硅片、电池随之上涨,银浆、玻璃、胶膜等辅材价格大幅反弹,导致国内市场的需求向四季度和明年顺延,也给生产制造端的盈利水平带来了一定压力。公司一方面加快技改和新产能的释放,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冲抵一部分原材料上涨的影响,同时,采购加强和辅材供应商的沟通,通过签订长单等方式保障原材料供应,提高内部生产调度运营效率,降本增效,保障客户出货供应,从而保证了三季度盈利水平。根据第三方机构预测,今年全年装机为117GW,其中第四季度超40GW,明年全球总装机约160GW。预计到2020年底,公司将拥有硅片产能18GW、电池产能18GW、组件产能23GW。
对于本次投建扬州年产6GW高功率组件项目,晶澳科技表示,项目的投资建设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提高高效产品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一体化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