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当前峰谷电价机制下,早晚高电价时段促使组件全天候发电性能及综合发电能力成为提升电站效益的关键。行业亟需建立以“组件综合效率与综合发电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以此推动光伏产品高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一、双面时代已来,背面将贡献更多发电量
据第三方机构InfoLink预测,2025-2028年,全球双面组件市占率占比将提升至86-88%。这意味着,未来双面组件将是市场上绝对的主流产品。且目前市面上,全球众多客户都认可了背面发电的价值,在选择组件产品时普遍会综合考虑转换效率和背面率。比如法国电力公司(EDF)、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Power)以及国内的大唐集团等,订单交付均明确要求背面率≥80%。
二、TOPCon组件双面率优势显著,背面功率较BC高100W,综合功率可高13.6W
目前,市场上很多组件双面率高达80%+,这意味着如果组件正面功率是100W,那么背面发电功率也有80W。据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2年至2024年的组件实证数据,TOPCon组件的户外实测双面率为79.09%,而IBC组件的户外实测双面率为58.89%。由此可见,相较于IBC组件,TOPCon组件在双面率方面具有超过20%的显著优势。从电池结构来看,BC电池将栅线、电极全部集中于背面,其背面遮挡率(7.5%)远大于TOPCon(1.8%),进而导致其背面发电不如TOPCon。
目前市面上最新的TOPCon三代组件Tiger Neo 3.0双面率最高可达90%,N型BC组件双面率主流为75%,三代Tiger Neo组件背面功率较BC高100W,计算公式如下:
Tiger Neo3.0背面功率= 670*90% = 604瓦
N型BC背面功率= 670*75%= 502.5瓦
所以,在衡量光伏组件发电量的时候,应综合考虑正面及背面发电贡献,全面评估光伏组件的综合发电能力。根据2025年12月大规模产业化产品性能参数看,在双面发电场景,背面辐照量越高,TOPCon的综合效率优势越大。比如沙戈荒场景项目通常具有较高的地表反射率25-30%,组件背面接受到的辐照超过15%,TOPCon的综合效率更高,综合发电增益1.5-2%,具有更大的综合客户价值。
未来最新的Tiger Neo3.0和BC的最高正面功率均在670W,而Tiger Neo 3.0由于其出色的双面率优势,即便在背面辐照135W/m2的情况下,其组件综合功率相较于BC高出13.6W,计算公式如下:
Tiger Neo3.0综合功率= 670+670*90%*13.5% = 751.4瓦
N型BC综合功率= 670+670*75%*13.5%= 737.8瓦
此外,在高纬度极寒雪地、荒漠隔壁等极端环境,TOPCon高双面率组件性能也尤为突出。以沙戈荒大基地项目为例,这类项目通常具有较高的地表反射率,一般在25%~30%之间。Tiger Neo 3.0组件凭借其出色的双面率优势,可实现1.5%~2%的综合发电增益。此外,Tiger Neo 3.0组件在第三代技术升级后,功率提升了约20瓦,正面发电量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升级后的Tiger Neo 3.0组件不仅在双面发电性能上表现出色,还能为用户带来更多收益,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与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