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国际(01121)再签2亿片硅片订单合同,意味着其单晶铸锭硅片的商业化正式启程。
7月26日,宝峰国际(01121)发布公告称,公司的间接全资子公司金阳徐州已分别与太一光伏及熊猫光伏签订硅片销售协议。销售协议从2021年8月开始的12个月期限内,金阳徐州将分别向太一光伏及熊猫光伏各自供应总量不少于一亿片的单铸硅片。
宝峰国际同时表示,每月的出货量以及对应的硅片单价将由出货当月前一个月月中的市场情况及金阳徐州的产能状况决定。
据智通财经APP查询获悉,太一光伏总部位于江苏省,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研发、生产及销售,其每年产能达到5吉瓦。熊猫光伏则于2015年成立,工厂主要位于无锡及南通。
这是继6月底的硅片订单之后,宝峰国际再签的新一份硅片大订单,两者仅有一个月之隔。彼时,宝峰国际与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签订供应量为2亿片的硅片买卖框架协议,据第三方市场分析人士预测,该笔订单或将为其带来近10亿元的营收。
时隔一个月三份合同的签订,宝峰国际在其公告中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公司首个单晶铸锭硅片生产设施已成功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
据悉,金阳徐州使用的单铸硅片技术,其生产成本要显著低于直拉单晶技术,而在生产主流电池的转换效率绝对值差值0.3%左右。据了解,在7万每吨次级硅料成本的前提下,宝峰徐州158型号的单铸硅片成本约为每片1.9元人民币,利用单铸硅片制造高效HJT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了24%。
以此计算,根据市场普遍的行情,考虑到签订批量长单会有10%左右的折扣,则与太一光伏、熊猫光伏的合同,将给宝峰国际带来约8.73亿营收和近2亿元毛利润。
如果加上此前润阳带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则两份订单,将给宝峰国际贡献超过17.5亿元的营收和近5亿元的毛利润。
考虑到这部分毛利润仅产生较少量的营销费用和少量的折旧摊销等相关费用,同此将实现净利润的大幅转换。
作为比较,2018—2020年,宝峰国际的年度营收规模则分别为1.64亿元、1.7亿元和1.12亿元,净利润还处于亏损之中。
两笔订单的签订,其意义不仅在于倍增了宝峰国际的营收,更意味着其转型的突破。透过两次长协销售框架协议的签署,认证了宝峰国际低成本高效率单铸硅片获得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片制造商的肯定,未来即将迎来产销放量。
不仅如此,公司目前单铸硅片产能约为11亿片,若能够逐渐放量达到满产满销,一年将会为公司带来超过50亿营收和10亿毛利润,而且根据公司之前的公告,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购置更多铸锭炉设备,将产能逐步扩大至20亿至30亿片,则业绩空间将有更大想象力。
综合以上因素,宝峰国际将有可能在扭转三年亏损之局,从而走上长期赢利的复兴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