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20万吨442亿硅料长单!强强"联姻"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21日晚间公告,8家子公司当天与通威股份的4家子公司签订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

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3月16日公布的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24.53万元/吨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人民币(不含税),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107.42%(本测算不构成价格承诺)

根据合同约定,双方依据市场行情和合同约定的定价原则每月协商硅料价格。如一方发生重大经营策略调整,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适当调整供应量/采购量,但应首先保障本协议对方的供应量/采购量。

光伏产业链从上游到中游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环节,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是不同环节体量最大的企业。其中,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单晶硅片及组件制造商,通威股份则是全球最大多晶硅料及电池片企业。

这种龙头之间的上下游互补关系令两者紧密结盟:2020年9月,两家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多晶硅料供需合作上,双方以每年10.18万吨多晶硅料的交易量为基础目标。隆基股份的硅料需求优先从通威股份采购,通威股份硅料优先保障供给隆基股份。在合资公司硅料项目新产能投产前,通威股份将优先满足2020-2021年隆基股份多晶硅料采购需要。

目前通威股份的高纯晶硅年产能达到18万吨,再加上计划在2022年投产的包头二期5万吨和乐山10万吨,到今年底其硅料产能将达到33万吨。

“拥硅为王”是2021年光伏行业的主基调。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各国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扩容,国内光伏产业链、尤其是硅片端大举扩产。但硅料环节的扩产周期长,大规模的硅片扩产引发企业对硅料供应的焦虑,纷纷签订长单。在余量有限的情况下,市场零星交易的硅料价格飙升,带动硅料价格逐月攀升,最终出现了超过27万元/吨的史上最高硅料价格。

随着新增硅料产能陆续释放,目前仍在高位坚挺的硅料价格将逐步走低。但有业内人士担心,隆基此番大规模长单锁料或导致业内新一轮抢料。

早在2018年6月4日,在第十三届(2019)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期间,通威股份(600438.SH)与隆基股份(601012.SH)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前一天,两家公司双双发布公告,宣布针对高纯多晶硅及硅片合作事项达成合作意向。

根据公告,隆基股份战略入股通威股份包头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持有该项目30%股权。同时,通威股份战略入股隆基股份宁夏银川15GW单晶硅棒和硅片项目,持有30%股权。

上述两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家企业加强合作,目的就是强强联合,实现专业分工、优势互补,促进对方做大做强,共同推进行业降本增效,实现平价上网。

交叉持股

目前,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单晶产品制造商,而通威股份是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及全球排名前三的高纯晶硅生产商。

公告显示,除了战略入股对方项目之外,两家企业还在供应链合作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2020年~2022年,隆基股份每年向通威股份包头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公司采购的高纯晶硅数量,将不少于隆基股份拥有该项目公司权益产能的2.5倍(权益产能=股权比例×项目公司年产能,下同)。与此相呼应,2020年~2022年,通威股份每年向隆基股份银川15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公司采购的单晶硅片数量,将不少于通威股份拥有该项目公司权益产能的2.5倍。

另外,双方约定要互相支持对方优势产业链发展。其中,隆基股份鼓励并支持通威股份在高纯晶硅领域继续做强做大;通威股份鼓励并支持隆基股份在单晶硅棒领域继续做强做大。此外,在组件和电池领域,双方将共同探讨合作机会。

“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对行业发展很重要,行业应该形成相互协作、协同的行业生态共识。两家企业相互成全,我们成全隆基把单晶硅片、硅棒做强做大,同时他们又成全我们把多晶硅和电池环节相应做大。相互交叉、参股,优势互补,这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我们在组件方面的协作和合作也是一样的态度。”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如是表示。

据了解,此次并非两家企业的首次合作。2018年5月23日,隆基股份与通威集团旗下一系列公司签订长单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采购量合计55000吨,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9.96亿元人民币(含税)。

抱团合作降成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5*31新政”以后,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成本基本上已经被压缩到极限状态,平价上网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除了技术创新,另寻降本路径成为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探索方向。

两家企业在公告中表示,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在产能、技术进步方面的示范作用,带动并加强光伏产业链的资源共享与整合,实现双方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行业产能优化和产业升级,促进光伏成本的持续降低,加速平价上网进度。

“隆基与通威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产业发展是企业间优势互补的结果,公司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优势,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

通威新能源项目开发部总监李毅向记者表示,平价项目对成本要求特别高,如果两家龙头企业合作抱团,产业链优势互补,把电池片、硅片环节的成本压缩到最低,这样就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当然,这样还能对冲一部分融资等非技术成本。

“平价已经成为潮流,在平价项目上,央企在融资成本方面占有优势,而民营企业则在成本上占有优势。”李毅进一步补充道。

最新相关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

云南: 支持"高速+光伏"!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