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如何看光伏产业链的转债投资机会?

注:周淼顺为国泰君安研究所电新组资深分析师,下文为根据3.29下午3点半固收对话行业整理的纪要。)

核心观点:

整体来看,在“双碳”背景下,2022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均非常旺盛,随着上游硅料产能逐步释放,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张,所以光伏行业整体的景气度仍然很高。推荐价格相对较低、正股基本面较好的隆22转债、通22转债和锦浪转债。

顾一格: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淡季不淡,在下游旺盛需求的拉动下,上游硅料价格连续上涨10周,硅片价格也持续走高。隆基股份自1月16日以来已连续5次上调硅片价格。上周末通威股份公告的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计49-52亿元,同比增长478%-514%,也印证了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的高景气度。

光伏产业链自上而下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制造环节,再加上电站开发,共五个环节。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价格博弈,还有硅片、电池等环节的技术革新都给光伏这个高景气产业链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光伏产业链相关的转债也特别多,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光伏产业链的整体情况,判断哪些环节值得布局。

Q1:如何看待2022年全球和国内光伏市场的需求?

周淼顺:整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光伏整体呈现淡季不淡的情况,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装机数据,2022年1-2月光伏新增发电装机10.86GW,同比增长234%;同时,1-2月的光伏组件的出口量也出现大幅上升,我们统计1月、2月的组件出口额为29和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0%、117%。

我们判断,光伏装机超预期主要来自于行业潜在需求巨大,海外、国内实现需求共振带来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海外,随着光伏经济性的不断提升,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同时近期的地区间冲突事件也使得传统能源价格暴涨,极端背景下,更体现可再生新能源重要性,市场诉求激增。

其二,从国内市场来看,主要来自于大基地和分布式需求的并举。首先,大基地一期的100gw项目已在21年底开工,在2月末印发的大基地二期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GW,这将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光伏装机提供重要增量。另外一点是来自于以户用和工商业为代表的分布式市场的旺盛需求。受益于屋顶项目资源要求低,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更优等优点,同时在整县推进的大背景下,户用市场发展非常迅猛。

总结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均非常旺盛,一季度的淡季不淡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全年需求预期,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装机规模有望达90GW,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达到240GW。

Q2:目前上游的硅料供需格局和成本情况如何,判断今年的硅料的价格如何变化?

周淼顺:硅料价格整体还是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主要原因为硅料仍然是产业链环节中最紧俏的环节。Q1以来,硅料价格呈每周微涨,目前均价已达24万元/吨以上;而工业硅价格,较去年12月逐步回落,均价为2.1万元/吨左右;硅料-工业硅剪刀差开始逐步放大,预计硅料先进产能单吨盈利有望达14万元/吨以上,利润十分丰厚。

从硅料的价格节奏上来看,还是需要看供需格局的匹配。2021年四季度以来,新增硅料产能爬坡顺利,大全能源(3.5万吨)、通威股份(2*5万吨)、保利协鑫(2万吨颗粒硅)新增产能爬坡稳定;并有多家厂商宣布多晶硅扩产计划,信义晶硅(6万吨),合盛硅业(20万吨),江苏阳光(10万吨)等,持续利好行业原材料供应。

测算2021/2022国内多晶硅产能约为49/72万吨,年进口产量约为10万, 2022年硅料有效产出将达82万吨,产出同比增长39%,有效支撑下游约300GW的组件供应。到2022年底,硅料整体产能有望达到120万吨,可以制成400GW的组件需求。随着硅料产能的快速投放,硅料供应相对终端需求有望逐季有所改善。

Q3:结合硅料价格及硅片供需情况,如何看待今年硅片环节的盈利水平?

周淼顺:随着硅料的价格的上涨,硅片一直能够比较好的传导成本。去年11月份硅料价格上涨,硅片价格滞涨,出现过一段时间硅片单瓦盈利的下降,但很快在今年一季度得到有力的恢复。硅片盈利稳定的核心原因,在于硅料的紧缺造成硅片的紧缺,而下游的需求持续旺盛,硅片市场格局又好于下游,因而导致实际硅片环节利润稳定,好于预期,龙头企业可达7~10分钱/W的利润,并且龙头企业往往有参股硅料产能,能够分享硅料企业投资收益。

我们认为,从今年的角度,只要硅料依旧保持比较紧缺的态势,硅片也将继续传导成本,保持稳定的盈利水平。

Q4:电池片环节应该是光伏产业链中技术门槛最高的,可能也是未来技术变革最大的环节,如何看待技术变革期电池片企业的投资思路?

周淼顺: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发展恒久追求,其中提高转换效率是实现光伏降本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新型电池技术已迎来快速发展窗口期,抢先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取先发优势,享受技术迭代过程中的超额收益。

目前的新电池技术布局,主要是TOPCon,HJT和IBC,目前我们看到TOPCon一马当先,有望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他的理论效率高于HJT和现有的PERC,并且产线可以和现有的PERC产能进行兼容。从降本路线上,主要可以从降低硅片厚度、减少银浆用量等角度入手。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已有晶科能源、中来股份、钧达股份多家企业快速布局TOPCon产能,有望成为率先量产的电池技术。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厂家布局了HJT和IBC,比如隆基的HPBC技术在今年有望实现量产和出货。

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布局新电池技术的企业,在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窗口期,享受技术领先带来的超额收益。

Q5:光伏装机量的提升对于组件环节来说是直接的市场规模提升,但上游涨价带来组件环节业绩承压,如何看待组件环节的投资机会?

周淼顺:组件环节更看重的是一个盈利修复的预期。

从制造端的角度看,只要是资金投入的都不存在长期的壁垒,而组件端的长期布局形成的品牌和渠道,正在成为最有价值的企业护城河。

短期来看,组件环节受益于上游供给的边际缓解和利润释放,中期则可以关注组件企业在电池技术环节的持续领先布局,而从更远视角看,整体组件行业龙头企业正在形成市占率的快速提升,未来有品牌和渠道带来的终端话语权将提升其盈利能力。

Q6:整体来看,看好光伏产业链中哪些细分领域和公司?

周淼顺:我们现阶段主要看好两大赛道:

第一是户用赛道,户用光伏,因其商业模型好,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处于爆发式增长期。依赖品牌、渠道优势,行业已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马太效应强。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户用光伏龙头企业,相关标的正泰电器、天合光能、中来股份、固德威、创维集团。

第二是新电池技术,尤其是以topcon为代表的领先产能,有望受益于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窗口期,享受技术领先带来的超额收益。代表企业包括,布局topcon路线的,晶科能源、中来股份、钧达股份,布局hpbc路线的隆基股份。

此外还有一些光伏的辅材环节,比如胶膜、金刚线、热场、玻璃等等环节,他们在各领域已经形成了不可动摇的龙头,受益于硅料扩产带来的行业需求增长,实现业绩的稳健成长。

Q7:从正股基本面和股价弹性角度具体介绍几家转债标的。

周淼顺:

通威股份:公司光伏业务由硅料和电池片两块构成。硅料板块持续受益行业的高景气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低成本与快速扩产。展望2022年,硅料环节仍将为主产业链最为紧缺环节,硅料价格维持高位利润十分丰厚。电池方面,展望全年来看,电池片环节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单瓦盈利得到修复,并持续关注新型电池技术进展情况。公司有望持续受益硅料价格的高景气和电池片的利润复苏,带来估值的修复。

隆基股份:公司是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单晶硅片起家并持续布局一体化产能。公司公告拟投资195亿元于鄂尔多斯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片(76亿元),30GW电池(103亿元)及5GW组件(1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市占率目标分别为硅片45%、组件30%,随着平价需求爆发行业快速发展,公司产能将持续扩张,龙头地位稳固。公司作为光伏龙头地位稳固,硅片成本控制优异,一体化产能持续扩张,布局新型电池技术和BIPV、氢能等新业务,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天合光能:公司也是老牌的组件龙头,一方面受益于组件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占率提升,以及组件行业的盈利预期修复。同时公司也在户用赛道布局深厚,有望受益户用赛道的高增长。

锦浪科技:公司逆变器订单需求旺盛,积极克服芯片紧缺、收汇币种汇率下行等不利影响,应对供应链端压力并扩充产能以提升产品的交付能力。公司在组串式逆变器领域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明显,伴随芯片短缺影响减弱和海运保障加强,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顾一格:感谢周老师的耐心讲解,那我来从转债的角度给出一些投资建议。

整体来看,在“双碳”背景下,2022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均非常旺盛,随着上游硅料产能逐步释放,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张,所以光伏行业整体的景气度仍然很高。

光伏产业链转债中我们最看好的是隆22转债。隆基是光伏一体化龙头,硅片成本控制能力很强,布局新型电池技术和BIPV、氢能等新业务,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隆基股份的PE为41.3倍,虽然正股估值处于历史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转债目前价格只有122元,转股溢价率为36%。这个价格基本上是上市以来的最低价了,我认为这个价格是可以考虑布局的。

通22转债我们也非常看好。通威是饲料和光伏双主业,光伏业务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上半年光伏业务收入占比超60%。光伏业务中主要收入来源是硅料,也是目前产业链中最赚钱的环节。从通威一季度业绩预告来看,通威当前仍享受着硅料价格高位下的盈利增厚。即使随着硅料环节产能投放,硅料价格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回落,但是通威仍然可以以量补价,保持优异的盈利水平。目前通威股份PE为24倍,和隆基相比估值较低,在历史上看也是中低水平。通22转债价格为127元,转股溢价率14.33%,转债弹性比较高。一季度业绩预告出来以后通威股份股价涨幅并没有想象中大,也说明市场对硅料价格能否保持高位是比较谨慎的。但我们认为从转债价格和转股溢价率水平来看通22转债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锦浪科技是光伏逆变器头部企业之一,国内逆变器企业受益于下游分布式光伏和储能需求爆发,再加上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提升,行业景气度是很高的,但上游芯片和电子原材料的短缺对企业盈利有一定影响。而且锦浪科技的PE高达107倍,正股估值比较高。从转债角度来看,当前锦浪转债价格123元,价格接近上市以来的最低位,转股溢价率为37%。转债价格安全性是可以的,也是可以考虑布局的。

除此之外,光伏的辅材环节也会受益于硅料扩产带来的行业需求增长。比如做光伏玻璃的旗滨转债,目前价格125元,做EVA光伏料的盛虹转债,价格为126元,目前转债价格都处于低位区间,转股溢价率不太高,弹性不错,建议积极关注。

最新相关

云南: 支持"高速+光伏"!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当地时间4月28日,柬埔寨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在西哈努克举办奠基仪式。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中国驻柬埔寨大使汪文斌、西哈努克省省长蒙西纳、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