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格趋稳之际,行业龙头大全能源斥资2.36亿元展开大额回购动作。
12月1日,大全能源(688303.SH)公布,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6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3122%,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约2.36亿元。
这不是大全能源今年以来的首次回购。
2023年8月,大全能源董事会同意公司斥资2-4亿元进行回购。截至10月31日回购金额为7356.23万元,回购成交的最低价为35.54元/股,最高价为40.58元/股。
相比前一次回购,大全能源此次的力度及资金额明显更强、更大。从以往经验看,大部分抛出大手笔回购计划的企业,通常处于估值低点,企业选择此时大手笔回购,正是证明市场对企业股价有一定低估。
对于本次回购方案,大全能源表示,在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时,更要充分利用已批准的股票回购可用资本,更要充分利用已批准的股票回购可用资本,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造血能力强,稳健基本面助力大全“筑底”穿越
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各制造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波动,有些环节价格出现快速回落,产业阶段性产能过剩隐现,企业发展受到考验,新一轮竞争呼之欲出。
“目前光伏行业走向底部区域,在这一阶段洗牌不可避免,落后产能面临停产出清,而对于具备成本、资金及技术等优势的龙头企业来说,反而是一次增强,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比的机会,这些头部企业更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某大型券商光伏行业首席分析师评价表示。
作为多晶硅领域的领先公司,尽管受制于行业供求短期失衡,大全能源依旧凭借高效的产能及市场认可度,呈现产销两头旺的局面。
根据公司公告,截止9月底,大全能源多晶硅产量达到13.68万吨,同比增长36.67%;销量达14.01万吨,同比增长27.93%,成为今年前三季度多晶硅产销均维持在13万吨以上的四大家之一,稳居头部第一梯队。
在成本方面,大全能源多晶硅单位成本前三季度实现三连降,与2022年同期相比,也取得了下降,规模化产能叠加技术积累,让企业成本优势凸显。
除此之外,从财报也不难看出,大全能源的造血能力亦相对较强。三季度财报显示,大全能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亿,同比增加7.62%;其货币资金达到206.74亿元,有息负债为零。
这或许也给大全能源带来了更多探索未来可能性的底气,目前大全能源内蒙古一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顺利完成,当前产能已经达到20.5万吨,且二期10万吨多晶硅项目也将于未来几个月之内投产。
据此测算,大全能源在未来几个月内至少将拥有26.3万吨N型硅料产能,也为其紧跟行业高效技术趋势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N型当道,高品质硅料需求激增
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N型电池替代P型电池的关键过程中。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在N型高效电池两大主流技术中,当前TOPCon规划产能已经超过1700 GW,异质结总规划产能也近400GW。
随着越来越多电池组件制造商的产能升级到N型,叠加大量新建产能,对上游的N型多晶硅的需求也日益紧迫。
大全能源曾表示,公司时刻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内蒙新增的产线可100%生产N型硅料;新疆产线在不做技术改造的情况下,N型硅料产量也预计可达60%-70%。在不断优化产能结构的过程中,大全能源悄然地完成了向高纯N型硅料供应商的华丽转身。
据了解,今年三季度大全能源的N型硅料持续稳定供应并实现快速放量,且N型硅料的销售占比实现了倍数级增长。
展望后市,当多晶硅价格企稳走出低迷时期后,伴随高品质N型多晶硅的需求激增,价格将会水长船高。届时,高质量原材料将助力行业往更高效、更健康的方向深耕,具有技术领先、全球化能力的高质量多晶硅企业,将有望再次获得未来的定价权。
光伏板块掀起回购潮光明赛道前景看好
不仅仅是大全能源,自今年9月起,多家光伏上市公司先后宣布了回购计划。
比如天合光能就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近800万股,回购成交最高价为38.12元/股,最低价为36.47元/股;晶科能源也以此种方式,回购股份181万股,预计使用资金总额在3-6亿元之间,回购成交价不高于18.85元/股。
而TCL中环更是公布了自2007年上市以来,最大手笔的回购方案,回购的资金总额高达人民币5亿元到10亿元,并将拟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34.15元/股。
这也进一步说明,市场对光伏企业股价有存在低估情况,众多龙头公司的回购举动,给行业注入了强有力的信心。
即便光伏行业目前呈现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但短期错配对行业未来的长期发展影响并不大,从光伏产业长远需求看,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依然是未来趋势,这一赛道的前景依旧被坚定看好。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万千瓦,同比增长145%,光伏装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基于对中国光伏市场的看好,Wood Mackenzie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今年的太阳能和风能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30GW,约为全球其他国家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