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第一波光伏退役高潮在即,千亿蓝海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我们从2015年开始接触到光伏回收、2018年正式成立公司,这些年光伏回收产业的关注度变化我们确实感受非常深刻。一开始,光伏回收产业几乎是无人问津的,直到2020年关注度依然还很低。但就这两三年,关注度陡然间暴涨。”常州瑞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虎梁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100万吨、1200万吨、5500万吨――这是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在不久前对于我国光伏组件常规退役情况下分别在2030年、2040年及2050年退役量的最新预测。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中持续发挥生力军作用,产业“最后一公里”的回收问题也日益迫切。面对这片市场规模千亿的新蓝海,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光伏回收政策密集出台,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回收被称为光伏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光伏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

随着光伏产业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名片,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的生力军,如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让生产绿电的光伏全产业周期做到绿色环保,成为整个行业乃至必须面临的挑战。

政策层面的关注无疑是光伏回收近年吸睛的缘由之一。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秘书长吕芳将2023年称为光伏回收政策的“元年”。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光伏回收已经由国家科研项目转向了产业项目。

2023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第一份对我国风电、光伏领域退役设备循环利用工作做出全面、系统部署的政策。

此外,待回收的光伏组件终于在不久前获得了正式的“身份证”。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中,报废光伏组件(包含了生产、技改及退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光伏组件)废物代码首次发布。

“废旧光伏组件的固废属性确定之后,会推动光伏回收产业的规范类法规、规范、标准等加快制定。”庄虎梁告诉记者,此前废旧光伏组件的“身份”问题一直没能确定,而不同的固废类别对应着显著不同的固废管理要求,受到不同的法律法规条款约束,也就是说即便制定光伏回收相关的管理规范,也得有法可依。但现在已经可以根据环保法及固废法,将报废组件按照可再生利用类一般工业固废,制定要求更为明晰的管理规范。

千亿蓝海市场刚刚起步,监管与技术需补位

“废弃光伏组件是一座矿山。”吕芳如是形容。

海优新材负责相关业务的廖军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光伏产品含有硅、银、铜等珍贵资源。通过回收,这些材料可以被再次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回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30年,中国光伏组件废弃量产值约130亿元;到2040年,产值规模将跃升至1500亿元。

这样一片前景确定的蓝海,自然成为许多人眼里的好生意。

去年12月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探访了河南等地的数家光伏回收小作坊,这些作坊只回收废弃组件中最容易处理且价值较高的铝边框等部件,将剩余部分丢弃,且因设备简陋工艺粗放,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在廖军看来,公众、企业对于光伏产品回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缺乏回收和承担社会责任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负担的主动性,也缺乏对退役产品的有效追溯,这对构建完整的回收链条构成挑战。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制造企业对于废弃光伏组件的处置方通常不会专门筛选,小作坊往往以更高的价格买下市面上的废弃光伏组件囤货,拥有处置能力的正规企业难以竞争,甚至面临拿不到组件来进行回收的尴尬局面。

“光伏回收产业还没正式形成,却已经极度内卷了,使得整个行业不得不走‘先无序后规范’的发展老路,不能从一开始就规范性发展。”庄虎梁表示,光伏回收产业的入门门槛不高,三五个人,一两台设备,也可以简单粗放地干起来。但这些不规范企业不仅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主任、一道新能CTO宋登元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废弃光伏组件的铝边框,拆下来之后可以作为原材料以新铝70%的价格卖出去,但一块组件里既有便于回收的部分,也有难以回收的部分,特别是硅、银等材料高纯度的回收。“从目前来看,如果要对废弃组件进行彻底的、环保的回收,成本依然是较高的”。

让光伏回收产业走上规范发展的正轨,迫切需要对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进行完善。此外,据吕芳介绍,中心正在探索构建线上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废弃光伏组件的供需双方对接起来。

另一重挑战来自技术层面。

“在制造光伏产品时,企业考虑的是将产品的耐候性做好,进行高耐候性的封装,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而在回收时,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拆解分离,两者之间看起来存在矛盾。”宋登元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早期光伏行业缺乏回收意识,而随着行业的认识提高,光伏产品正在朝着绿色、可回收性设计的方向发展,能够去寻求制造与回收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在产品设计环节即兼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低碳。

吕芳表示,早前科研阶段可能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将回收的路线图跑通,但到了产业化阶段,问题不仅仅来自技术方面。面对实际工况,还需要在原有的科研技术上继续不断改善。

未解决的经济账:谁来买单

光伏回收已行至产业化前期,不过,更核心的商业模式问题还待解决。

据瑞赛环保庄虎梁介绍,光伏回收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业务经营模式,其一是针对技改/退役的光伏电站,公司可以提供整体光伏电站的回收处理,其二是针对废旧的光伏组件,这两种业务模式均由公司出资购买电站/组件,不需要客户付出处置费用。但这一业务模式下,瑞赛环保过去数年间未能实现盈亏平衡。

谁来买单的问题,也影响着制造端企业的积极性。

廖军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封装胶膜需要起到固定与保护组件的作用,这些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交联特性难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分离,要求开发特殊的化学处理方法或物理分离技术。目前缺乏成本效益高且环境友好的化学回收方法来处理这些材料,技术上的这些限制导致了分离和纯化过程复杂、成本高昂。

在吕芳看来,由于集中光伏电站业主多为央国企能源集团,是电站资产所有者,有能力判定何时技改和退役,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联合或委托专业、有资质的回收企业安全处置。而分布式光伏由于分布分散,业主主体复杂,涉及工商业主体以及社会公众自然人,回收模式无法借鉴国际经验,需进一步自主探索。

国家是否会在产业发展初期投入一定补贴的问题,同样成了业内的关注点。

宋登元认为,光伏行业不妨借鉴白色家电等产业回收的发展历程,例如国家针对废弃家电回收设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但又不能完全照搬。这是由于光伏有自身的市场特点,比如大型地面电站与分布式电站,采用的回收方式和政策就会有不同。行业的发展伴随着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最终会走向较为完善的市场化回收,“要发展就会有问题,发展不怕遇到问题,但要用发展的过程来解决”。

最新相关

金刚光伏: 一季度净亏损8411.92万元

4月29日,金刚光伏发布业绩报告称,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423万元,同比下降75.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412万元。根据此前公告,金刚光伏公司及子公司诉讼缠身,新增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