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苏州市内光伏装机累计642.75万千瓦,同比增长42.9%,占电源总装机比重超五分之一。
近年来,苏州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力争到2026年,苏州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后,苏州第4个万亿产业集群。《苏州市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到2026年,全市光伏相关产业产值力争达1800亿元,拥有产值超100亿元企业5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20家;到2030年,基本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发展新高地。
近些年,各地从项目审批等方面鼓励新能源发展,充分利用高速公路边坡、企业屋顶等闲置空间建起光伏电站。目前,苏州在持续深化屋顶光伏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等创新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渔业养殖、城市建设等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光伏+”应用新路径。吴江区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八坼街道的普洛斯渔光互补项目近日并网投运。该项目占水域面积约520亩,装机容量达29.9兆瓦,是目前苏州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
据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介绍,为服务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该公司着力构建坚强智能电网,不断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同时,制定并网服务和并网计划,开启一站式并网服务平台,提升光伏项目并网服务水平,助力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