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光伏板有序排列,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源源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绿色电能。近日,苏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丹阳市三峡27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接入220千伏南凤变电站,成功并入江苏电网。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渔业养殖的“一地两用”发电新模式。丹阳河网密布、水域资源丰富,拥有连片规模化鱼塘,为“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提供了天然载体。同时,当地光照条件优越,年均日照超2000小时,通过集约利用水面空间能破解耕地保护与能源转型之间的矛盾,解决苏南地区清洁能源需求旺盛等问题。
上述项目由三峡集团投资7.5亿元,利用丹阳市大华村、小华村等15个行政村累计4142亩鱼塘面积承建。通过在水面架设40万块光伏板,既高效利用水面增加清洁能源产能,又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项目负责人付雷介绍:“光伏面板可有效遮挡光照,降低水面温度2℃至3℃,为鱼虾蟹等水产养殖提供良好的屏蔽效果,预计年养殖效益可提升15%。”
据了解,项目配套建设2.16万千瓦/4.32万千瓦时电网侧新型储能电站,新建1座110千伏升压站、1座10千伏开关站,分为三个子系统(1个10千伏、2个11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江苏电网,并配套建设综合楼等生产生活设施。
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客户经理胡鑫表示,该项目所在区域集聚机械电子、轻纺服装等民营企业超300家,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百家。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约3.08亿千瓦时,足以满足600余户民营企业或15.4万户家庭全年的用电需求,每年还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7.14万吨、节约标准煤超9.56万吨。(裔宁吴启超记者朱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