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浙江首个火储联调项目——蓝天电厂100MW/200MWh电网侧储能示范项目完成倒送电、储能单元并网及主变带负荷试验,成为省内最早一批并网的储能项目。面对政策门槛、技术调试等多重挑战,蓝天电厂储能项目建设小组扎根一线,主动作为,圆满完成新型储能电站建设任务,被授予万向集团2024年度“创新”荣誉称号。
前瞻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2022年,蓝天电厂就敏锐把握储能产业发展机遇,紧密跟踪政策动态,精心准备申报材料,使项目成功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示范项目名单。然而,项目启动建设前夕却突遇审批难题。由于涉及特殊区域保护要求,常规审批需1-1.5年时间,这将严重影响项目进度。
“项目并网节点等不起!”项目小组立即行动,协调多个部门,最终仅用数月就完成全部审批手续,为项目建设抢出宝贵时间。2024年2月,项目组又抓住政策窗口期,成功争取二期项目同步建设,使建设规模扩大了一倍。面对翻倍的工作量和紧迫的工期,公司抽调精兵强将,挂出“作战图”,立下“军令状”,同步推进设计调整、设备订货、质监申报等工作,开启了一段只争朝夕、大干快干的建设历程,于6月30日前建成投产,在并网速度上实现了“超车式”领先。
创新突破填补行业空白
作为全省首个火储联调项目,技术“无人区”是最大挑战。省内缺乏相关调试规程,国家电网“两个细则”考核要求又倒逼控制策略创新。面对“双重空白”困境,项目小组迎难而上。
他们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协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新功能研发、涉网试验调试等关键环节展开攻关。针对电网调频指令,开发满足电网调频指令快速响应的控制策略,以满足“两个细则”的严苛要求。这些创新不仅保障了项目实施,更为蓝天电厂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赢得先发优势,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储备。项目投运后,立即在迎峰度夏期间发挥调峰作用,为电网稳定运行作出了贡献。
协同攻坚彰显劳模精神
135天的冲刺建设,记录着这支硬核队伍的奋斗足迹。零下的雪天里,身着雨衣、头戴安全头盔,站在主变基建施工场地前,看着泥泞的施工现场,公司总经理祝和铁愁眉紧锁。他心里盘算着紧凑的工期和繁重的任务,把问题一条条列出,迅速构建起高效协作网络。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小组与试验单位、电网公司、电科院等多方积极沟通协作,逐一攻克每一个节点难题。夜晚九点的工程现场依旧灯火通明,工作服上的反光条在灯光下闪烁,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章伟正忙着指挥电池仓吊装,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要把现场当成战场,分秒必争、事不过夜!”每天辗转在施工现场,他的微信步数常年霸榜。
“蓝天电厂全体员工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何愁项目不成。”这句话,道出了项目队伍的心声。正是这种拼劲,让他们在一次次挑战中淬炼成长,在一次次创新中突破极限,从而跑出万向“加速度”,创下行业新纪录。
从审批破冰到技术突破,从规模扩容到高效并网,蓝天电厂储能项目建设小组在能源革命的征程中谱写了劳动者的荣光。他们的荣光闪耀在电网调峰的深夜、技术攻坚的实验室、风雪交加的施工现场……当万家灯火因他们的拼搏而更加璀璨时,这些逐“绿”前行的身影,正是劳模精神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