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行驶在申嘉湖高速湖州东互通附近,过往司机纷纷被道路两侧的“新景观”吸引——原本普通的声屏障已悄然升级为一片“绿色电站”,在有效阻隔行车噪音的同时,正持续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
高速公路作为车流密集的动脉,长期面临噪音污染与高能耗双重挑战。对此,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湖州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湖州管理中心”)引入光伏声屏障项目,作为其绿色低碳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实现了浙江省内高速公路应用该技术的零突破,更以独特专利方案将高效发电与卓越降噪融为一体。
据悉,该光伏声屏障项目双向全长1660米,采用先进的双玻光伏组件取代传统金属屏体背板,降噪系数达0.95,组件设计充分考虑了高速公路声屏障的特殊结构,通过优化电池排布,有效解决了立柱阴影遮挡等问题。
同时,湖州管理中心联合协作单位采用了专利电池技术,组件最高功率可达340Wp,效率最大达18.4%,保障了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实现高效稳定发电。根据测算,该段光伏屏障装机容量达到1024kW(千瓦),预计每年可发电量达到86.7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84.38吨。
“传统光伏电站需占用大量土地,而密集的路网声屏障恰好为光伏发展提供了全新载体。两者结合,既拓展了发电空间,又兼具环保与经济优势。”湖州管理中心项目负责人蒋洪介绍。
申嘉湖高速光伏声屏障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湖州管理中心在打造“交通+光伏”融合模式、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后续高速路段推广“交通+光伏”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展现了高速公路向绿色、低碳、智能方向转型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