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从"包袱"到"财富",纸坊街道奏响秸秆综合利用"新乐章"

“以前一到夏秋收,秸秆要么露天烧,污染空气还危险;要么随便堆,占地方又影响村容。现在好了,拉到集中堆放点,还能变肥变饲料,真是又环保又划算!”提及秸秆处理的新变化,纸坊街道的农户们纷纷点赞。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号召,有效破解秸秆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难题,纸坊街道主动探索、大胆实践,构建起以“集中收储”为枢纽、“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为主体的秸秆综合处理新模式,让曾经的“生态包袱”逐步变成了助力乡村发展的“绿色财富”。

织密“集中收储网”,让秸秆“有家可归”

纸坊街道从源头发力,以村组为单位建立临时堆放点32个。每到夏秋收关键时节,村组干部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农户将收割后的秸秆主动运至指定堆放点。同时,每个堆放点都配备了完善的防火、防雨设施,不仅彻底解决了秸秆随意堆放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更为后续秸秆规模化、产业化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实现了秸秆从“分散难管”到“集中易用”的转变。

念好“肥料化咒语”,让秸秆“变废为肥”

在集中收储的基础上,纸坊街道将秸秆“肥料化”利用作为首要方向,推动农业生态循环发展。街道积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组织专业机械队伍,配置秸秆粉碎机、深耕翻压机等设备10余台,将集中堆放的秸秆直接运回田间,通过机械实现95%以上粉碎度后就地还田,经过一段时间的微生物腐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为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街道积极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路径,着力破解“禁烧”与“利用”的矛盾。鼓励群众采用秸秆腐熟堆肥、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临时堆放等方式,实现“变废为宝”。

拓宽“饲料化路径”,让秸秆“助农增收”

除了“变肥”,纸坊街道还积极拓展秸秆“饲料化”利用途径,为农户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街道主动对接辖区内的养殖户、农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养殖户5家,目前辖区种植水稻1.4万亩、玉米0.7万亩,已产生秸秆1.1万吨,可消化水稻、玉米秸秆0.7万吨,充分做到“应收尽收、应用尽用”。从源头上减少了焚烧隐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下一步,纸坊街道将继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不断探索秸秆能源化、基料化等更多利用途径,持续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让“绿色秸秆”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最新相关

权威人士: 确有光伏产能调控政策将出台

10月14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一份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针对传闻中相关政策的真实性以及是否确有调控政策将出台的情况,记者向一位行业权威人士进行了求证,该人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