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UNSW新研究: TOPCon太阳电池的"隐形杀手"

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牵头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深入了解用于测试太阳电池的紫外线(UV)类型,有望加快其长期性能评估速度并提升效率。该研究聚焦TOPCon太阳电池,这类电池在过去两年已成为行业主流技术,但其耐久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TOPCon技术广泛应用,但其在压力环境下的耐久性始终是行业焦点。除了潮湿和高温条件带来的挑战,紫外线诱导衰减(UVID)已成为限制TOPCon太阳电池实际应用寿命的新因素。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光伏组件中紫外线透明封装材料的使用日益增多,虽然组件效率得到提升,但太阳能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也更多地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之下,这使得UVID问题愈发令人担忧。

光伏组件质量检测公司Kiwa PVEL在最新的《组件评分卡》报告中也发现,TOPCon及其他高效太阳能技术相比传统技术,更容易受到紫外线诱导衰减UVID的影响。

此次新研究有两大重要发现:一方面,紫外线光谱的不同部分对TOPCon电池的影响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那些旨在提高组件功率和效率的新制造方法,实际上可能会增加紫外线诱导衰减(UVID)的风险,进而影响电池的长期性能。

研究论文重点关注了紫外线B辐射。这种光的光子能量明显高于在光伏测试中更常见、且更接近可见光的紫外线A。

研究人员表示,通常情况下,紫外线B并未被视为主要问题,因为大多数商用封装材料能有效阻挡紫外线B辐射,这使得人们认为紫外线B衰减不会对已安装的组件构成重大隐患。

然而,随着行业对组件功率提升的持续追求,企业正不断探索具有更高紫外线透过率的封装材料,这一现状让紫外线B的影响不容忽视。

研究证实,暴露于紫外线B会导致TOPCon太阳能电池正面的表面复合增加,最终降低电池效率并加速其性能衰减。同时,测试还揭示了“氢与UVID在TOPCon太阳能电池中的复杂关系”——紫外线辐射会在太阳能电池中释放氢,这可能导致表面复合和性能退化。

研究数据显示,尽管紫外线A和紫外线B都会对电池正面产生影响,但能量更高的紫外线B光子会破坏更多的Si-H键,导致更明显的衰减。

论文指出,未来的TOPCon研究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紫外线,尤其是紫外线B对电池的影响,以确保该技术具备稳定的使用寿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阳能效率和电站的经济性。研究同时强调,通过利用紫外线B,能够实现对太阳能电池长期性能的更快、更高效的评估。

最新相关

华能陇东D2储能电站加速建设!

初入秋季,环县秦团庄乡新集子村的黄土塬上依然热浪翻滚,华能陇东新能源D2储能电站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吊机巨臂在蓝天下来回摆动,工程车辆穿梭不息,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汗水浸透了...

他的钙钛矿产业化项目获批!

8月8日,长春日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型钙钛矿光伏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完成备案,项目编码为2508-220181-04-02-626610。据悉,该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计划总投资2300万元...

又一光伏组件企业破产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2024)粤0606破76号宣告债务人破产-民事裁定书。裁定书表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于2024年9月6日依法裁定受理广东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