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前执行董事遭举报马斯葛36亿港元打水漂?

一则公告,揭开了马斯葛集团(00136,HK,以下简称马斯葛)几年前巨资收购的山阳科技涉嫌造假问题。8月1日,马斯葛公告称,公司前执行董事吴以舜博士遭到匿名包裹举报,指其在多晶硅的试产过程中伪造资料。随后吴以舜在对质会中承认其向反应装置中倒入杂质,掩饰操作流程。

主营再生能源的山阳科技曾被马斯葛寄予厚望,眼下这一“包裹门”,无疑使多晶硅生产线的正式运行变得前路茫茫。值得注意的是,马斯葛对此已经有所准备,在2012年年度报告中,马斯葛对其计提了19亿港元的损失。

前董事涉嫌操纵试产结果

时间拨回到2010年。当年12月,马斯葛以1.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TrifectaInternationalIncorporated50.1%股权,而山阳科技是目标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1年9月12日,马斯葛又与目标公司订立协议,将以现金7.5亿港元及发行本金17.5亿港元的代价债券收购余下的49.9%股权。收购总价高达36.7亿港元。

收购完成后,作为山阳科技的灵魂人物,执行总裁兼技术总监吴以舜被委任为马斯葛的执行董事。

马斯葛于2011年公布的收购公告显示,山阳科技是一家于中国台湾注册成立的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马斯葛在“收购目的”中称,“公司从事的业务包括买卖投资项目、贷款融资、物业投资及制造电脑、照相、录像、电话及太阳能发电多媒体袋及配件。本集团已实施多元化战略,旨在物色合适的投资机会,包括再生能源相关业务。”由此可见,收购山阳科技正是马斯葛进入再生能源行业的入口。

马斯葛方面表示,吴以舜要求在大规模生产之前,马斯葛要向其进一步购买知识产权及设计。于是在2013年5月,马斯葛与吴以舜等人订立有条件协议,准备继续砸钱,购买其所称的知识产权。

但神秘包裹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进程。

今年7月初,两份匿名包裹抵达山阳科技,直指吴以舜伪造山阳科技多晶硅生产线的试产结果:2011年至2012年,该多晶硅生产线在吴以舜的监督下进行了22次试产,试产的约100公斤产品“备受赞誉”。

在马斯葛召开的对质会上,吴以舜承认,在各项试产期内,其蓄意将一些杂质倒进反应装置,从而向厂房工程师掩饰操作流程。但他拒绝透露所涉及的杂质。列席的两位董事怀疑,有关杂质为吴以舜从外引入的多晶硅,以伪造测试结果。

对质完毕后,吴以舜作出口头请辞,于7月29日起生效。公司无奈表示,“彼之离任将严重妨碍山阳科技产品的预期生产量。”目前,公司已组成特别委员会以研究此事件,并建议对有关人士采取法律行动。

资料显示,吴以舜于1992年取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历任加州理工等多家机构的科学研究员及项目评审,还曾在IBM等多家机构担任顾问,现任EnerageInc(一家专注于研发洁净科技应用之公司)董事局主席。近年,其专注于采用无机材料制造锂电池、燃料电池及太阳能光伏能源应用方面之研究。

神秘的多晶硅技术

马斯葛收购山阳科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冲着其“拥有无限竞争优势”的技术而来,收购公告显示,“公司了解到,山阳科技已开发一项技术,可大幅降低厂房建筑成本及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生产成本。该项技术亦可协助减少工作场所事故及减少制造多晶硅对环境的损害,而多晶硅生产工序传统上被视为太阳能价值链中产生污染最多的工序。相比多晶硅制造商采用西门子及/或FBR技术,山阳科技生产工序似乎拥有无限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直接卖方原本为吴以舜,但在正式协议的磋商过程中,吴以舜等拒绝就履行及遵守协议提供个人担保,并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了谢正陆女士。

随后,公司分别于2011年7月14日及2012年1月4日向谢正陆女士收购山阳科技100%股权。

记者注意到,截至2010年6月30日,山阳科技的账面净资产仅2877万美元,溢价收购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业内“降低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生产成本的技术缺乏”。

显然,马斯葛对山阳科技的这一技术期望颇高。

公司称,董事会相信山阳科技的生产工序为“颠覆性创新技术”,可以“彻底改变洁净科技市场之产业格局”,而收购事项将使公司有可能获得“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市场之领导地位”,并称“山阳科技在达到规模效益并保持其成本竞争力的前提下,可能获得全行业最高的利润率。”

这个神秘的技术究竟是什么?是否真的具有“颠覆性”?记者就此询问马斯葛方面,但截至截稿未获答复。

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降低多晶硅成本的技术方案有:大型还原炉的投用及热能回收利用、采用高效精馏技术、采用氯碱装置配套多晶硅装置等。

记者还以投资者身份询问另一家生产多晶硅的企业特变电工(600089,SH),公司方面表示,如果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可能是采用了硅软法,但这个技术不稳定,很多公司都在实验阶段。

计提19亿港元损失

时至今日,随着掌握“核心技术”的吴以舜退出,使得马斯葛多晶硅生产线的大规模生产遥遥无期。而马斯葛为此投入的大量资金,已经有19亿港元打了水漂。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马斯葛期内营收1.63亿港元,按年下滑5%;而期内亏损则由上年度的6.21亿港元,巨幅扩大至30.33亿港元,每股亏损2.59港元。记者注意到,“制造太阳能级多晶硅业务之已确认减值亏损”一项下,列出了19.35亿港元的减值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审计师对公司报表作出了“不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记者还注意到,A股上市公司海润光伏(600401,SH)也对这一技术颇感兴趣。山阳科技与海润光伏曾订立协议,山阳科技生产厂房开始营运后,由山阳科技向海润光伏供应多晶硅。2010年12月,海润光伏向山阳科技及马斯葛表示,山阳科技试产样品符合海润光伏的标准,协议的先决条件已完成。但现在看来,若试产样品的真实性存疑,双方此项合作不知将如何发展。

另有一个细节是:在收购山阳科技之时,马斯葛向ImproveForever发行了3.54亿股股份,筹资金额1.42亿港元。而ImproveForever由杨怀进全资持有,杨怀进正是海润光伏CEO。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22日,海润光伏再与马斯葛合作,拟在台湾兴建3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设施以及开发太阳能发电项目。据业内人士预计,这一项目投入资金将达到百亿元级别。该项目与山阳科技有无关联?杨怀进目前是否仍持有马斯葛股份?记者多次致电海润光伏,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最新相关

戈壁滩上,给绿电建起"临时宿舍"

甘肃玉门,祁连山下,戈壁滩上,深蓝色的光伏面板铺展绵延。两人多高的面板旁,一个红色身影穿梭其间、不时停驻。他是田玉鑫,中国石油玉门油田新能源电站运维工程师,正手拿热成像仪,给几块重点面...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