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中科院纳米中心等在降低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损失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设计合成了兼具低能量损失和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为获得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前述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魏志祥、吕琨、...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促进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召开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6月13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促进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成立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聚焦一期项目建设取得的良好实践、探讨交流二、三期项目建设方案和原则,并围绕促进平台...

31家厂商、69种产品、161种实验方案,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动真格”了!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种光伏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今年更是达到白热化程度。无论是电池环节PERC、异质结、TOPCon、IBC争奇斗艳,还是182、210的尺寸之争,以及各种跟踪支架谁更“智能”,都让投资企业眼花缭乱。索比光伏网认为,一方面,良性竞争可以促进光伏技术快速进步,充分降低度电成本;但另一...

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中国新能源专家:太阳能热利用交叉学科成“双碳”新热点

26日至27日在线举办的第十二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上,中国新能源领域专家表示,太阳能热发电与光伏、风力发电互补并可弥补后者的发电不稳定性,同时,与太阳能热利用有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成为新热点,这将极大助力"双碳"目标。据悉,上述论坛由中国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国...

中储国能完成3.2亿元preA+轮融资,加快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布局

近期,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获得了由华控基金领投的3.2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除中科创星、招银国际、联想之星、普华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跟投外,参与投资的机构还有高榕资本、三峡能源、翠微集团、中比基金、新鼎资本等。中储国能是中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开...

酝酿10年! 光伏组件回收产业进入爆发前夜

一个酝酿10年之久的光伏退役回收产业有望诞生,这将延伸、补齐光伏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称,此环节也是整个光伏绿色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过去10年,吕芳是我国光伏退役回收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带头人,并主要研究退...

杨德仁、沈文忠、代彦军、韩礼元、孟庆波、张晓星…这些光伏专家入选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光伏专家杨德仁、沈文忠、代彦军、韩礼元、孟庆波、张晓星等光伏专家成功入选。"高被引学者"是指在中国(大陆地区)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本学科所有...

到2025年规模达400万千瓦以上!河北“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发布

4月10日,河北发改委印发《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文件提出: 到2025年全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400万千瓦以上。以下为原文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发展新型储能对于构建全省具有更强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