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26日至27日在线举办的第十二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上,中国新能源领域专家表示,太阳能热发电与光伏、风力发电互补并可弥补后者的发电不稳定性,同时,与太阳能热利用有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成为新热点,这将极大助力"双碳"目标。据悉,上述论坛由中国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国...
近期,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国能”)获得了由华控基金领投的3.2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除中科创星、招银国际、联想之星、普华资本等老股东持续跟投外,参与投资的机构还有高榕资本、三峡能源、翠微集团、中比基金、新鼎资本等。中储国能是中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开...
一个酝酿10年之久的光伏退役回收产业有望诞生,这将延伸、补齐光伏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称,此环节也是整个光伏绿色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过去10年,吕芳是我国光伏退役回收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带头人,并主要研究退...
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光伏专家杨德仁、沈文忠、代彦军、韩礼元、孟庆波、张晓星等光伏专家成功入选。"高被引学者"是指在中国(大陆地区)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的被引总次数在本学科所有...
4月10日,河北发改委印发《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文件提出: 到2025年全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400万千瓦以上。以下为原文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发展新型储能对于构建全省具有更强新能...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 “2021年以来,在新一轮动力电池技术变革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创新技术日益多元化。这其中,One-Stop是电池结构创新最为典型的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亲口表扬的One-Stop是什么?欧阳明高院士口中的...
3月23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对该规划进行解读。详情如下: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有序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专家解读(一)欧阳明高(全国政协...
3月10日,由欣旺达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了由工业及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验收。来自中国电科院、国家电网、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验收专家在线上以资料审核、成...
国家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尤为重视。两会代表委员对于能源低碳转型也有各自的建议,纷纷提出相应的议案、提案。为了探寻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厘清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3月7日晚,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主办、国际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