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林毅夫VS张维迎:一场产业政策的“世纪之辩”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银昕 徐豪 陈惟杉 | 北京报道11月9日,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张维迎在北京大学围绕产业政策展开面对面的辩论。8月底以来,两人已经围绕产业政策"隔空对话"数个来回。这已经不是这两位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始终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经济学家的第一次辩论。从90年代两人围绕国企改革...

“中国经济系统”必须尽快完成从1.0到2.0的升级

林毅夫和张维迎教授的争论聚焦不准,没有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没有精准总结中国经济的成长经验,也没有充分考虑双方十几年前争论之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最新进展。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并不在于实施了成功的产业政策,而是政府协助企业开疆拓土,帮助企业培育、做大了市场。但是,这个“中国经济...

林毅夫张维迎之争没抓住经济问题的根本

2.0版的“中国经济系统”要汲取前车之鉴,及时升级政府精准调控、精确监管的能力,其中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有事业心的市场监管团队。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林毅夫和张维迎教授爆发了一场争论,聚焦于政府的产业政策这个沉寂多年的重大问题。双方各执一词,观点完...

【盛事】中民投纵论全球机遇与挑战

[两年来,中民投实现了快速发展,资产规模由原来的335亿达到目前的2000亿元。]近年来,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传统投资方式效益低下已成为全球各大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加上地缘冲突与黑天鹅事件频发,为全球经济蒙上阴影。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虽同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中国市场迸发出的机遇与潜力,已成...

中民投纵论全球机遇与挑战

[两年来,中民投实现了快速发展,资产规模由原来的335亿达到目前的2000亿元。]近年来,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传统投资方式效益低下已成为全球各大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难题,加上地缘冲突与黑天鹅事件频发,为全球经济蒙上阴影。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虽同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中国市场迸发出的机遇与潜力,已成...

什么样的产业政策才是我们需要的?

刚刚过去的九月,一场围绕产业政策的“学术讨论”稍显意外地成为社会焦点。许多以往并不关心经济政策的人士也纷纷加入战团,选边加入讨论。张维迎和林毅夫的观点交锋,缘起于几年前经济学家杨小凯追思会上引发的讨论。目前来看,讨论已远超产业政策本身,更是一种对政府该不该干预市场、如何干...

史丹:能源转型与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发展理念不仅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中国能源转型就是在“绿色”发展中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能源转型与绿色增长...

产融结合,中民投用金融整合光伏新思路

2016天津达沃斯已落下帷幕。虽说本届论坛的主题聚焦创新与"工业4.0"上,但在中国这个主场,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却是如何在新常态下恢复经济增长动能,尤其是破解民间投资增速骤降的现实问题。对此,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总裁李怀珍分析认为,虽然中国经济目前充满挑战,但他依旧充满信...

上汽千辆新能源车临牌到期免费送沪牌成忽悠

今年1月至4月,荣威 E550 销售4177辆,已经提车的车主没有一人拿到免费的沪牌。上汽新能源车免费送沪牌难道是个大忽悠?上海市民陆先生最近比较烦,连续16个月没有拍中沪牌的他转而购买新能源汽车。根据2015年上海实施的政策,凡是购买新能源汽车就能够免费获得沪牌,然而在今年提车3个月后,陆先生还是没有...

电力交易中心陆续成立电力改革走向会有何影响?

5月11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工商注册,第一单完成云南送广东跨省市场化交易6亿千瓦时。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批复了北京、广州两大电力交易中心组建方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工商注册,而5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工商注册标志着电改及供给侧改革进入实操阶段。分别依托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

朱共山: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有办法弥补

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 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有办法弥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张燕 | 北京报道年初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2020 年光伏发电规模目标1.5 亿千瓦,这比2014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的1亿千瓦左右目标上调了50%。全...

两会观点--“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提到,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京报记者发现,这是"新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新经济"形成新的"S型曲线"新京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新经济"多次出现在李克强的讲话中。在2月3日的国务院...

2016两会:能源行业应关注什么?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在本周召开,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除了2016年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外,能源行业中与“十三五”相关的内容值得关注。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产业,过剩的现状已经显现,特别是煤炭,目前国内煤炭的生产能力超过50亿吨,但...

十年变革期将至 光伏风电如何化身支柱产业

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性产业。大家都知道,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当前陆续出现了问题,所谓支柱型产业就是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巨大贡献的产业,过去我们国家有两个支柱型产业。第一是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对出口贸易产生巨大推动力。...

化解过剩产能成首要经济任务“僵尸企业”或加速整合

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经济正饱尝其带来的“副作用”——产能过剩。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产能过剩不仅在钢铁、煤炭、水泥、有色、建材、电解铝、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凸显,近年来更是扩大到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在国务院发展研...

气候谈判:推动人类社会迈向低碳发展

●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转折点。总体来看,低油价和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各国经济政治,影响地缘经济,更加预示着能源结构大调整时代到来。在气候大会的背后,最根本的是世界能源结构变化的大趋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只有踏准全球低碳和绿色发展的脉搏,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才能更...

苗连生撰文:光伏企业家应具备什么?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面临重大挑战。东南沿海一带工厂“熄火”“倒闭”成了实体经济近来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关键词。当前,光伏行业同样在遭受近10年来最严重的困境,尤其是过去5年的快速扩张,保住市场份额、维护品牌优势、保持行业...

海润光伏:带着新使命在新丝路上奋进

2015年11月24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新丝路 新使命——一带一路资本论坛”在上海举行首站活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缅甸驻中国大使馆参赞Aung Kyaw Than 在内的...

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和安全总监KeisukeSadamori:“十三五”应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并未完全理顺的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的唯一可行办法是根据规划扩大核电规模。我希望中国能继续在保障安全的条件下扩大核电。在扩大清洁能源的同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也很重要。总体上来说,低碳计划的前景比几年前更光明。日前,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了“十三五”能源规...

中国光伏趋势:越下游、越国际越有话语权

尽管“十二五”成绩单尚未完整呈现,但此前负面消息不断的光伏产业已经开始恢复元气。记者注意到,光伏发电装机从2010年89万千瓦的谷底攀升到2015年三季度的3795万千瓦,提前完成了3500万千瓦的“十二五”目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一度被视作领衔“中国制造”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