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成功探路长江沿线氢能交通走廊
9月25日,由中国石化主办的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发布氢能供需对接清单及“氢链”数据平台,为打通产业链堵点、强化协同合作注入动力,助力氢能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中国石化发布“氢链”数据平台会上,...
9月25日,由中国石化主办的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发布氢能供需对接清单及“氢链”数据平台,为打通产业链堵点、强化协同合作注入动力,助力氢能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中国石化发布“氢链”数据平台会上,...
2025年9月2日,由鄂尔多斯市康能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河南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和鄂尔多斯市国盛利华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绿电制氢储氢加注一体化系统和氢动力共享单车,在康巴什示范运营。该系统采用了国盛利华公司自主研发的ALK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显著降低了电解过程中的电耗,提高了制氢...
近日,兵团建工市政交通集团华东分公司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格红120兆瓦光伏项目进入全面冲刺收尾阶段。其中,勐莲光伏电站光伏场区消缺工作完成98%,阿子乍光伏电站建设完成95%,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紧张有序的繁忙景象。该项目位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由勐莲光伏电站和阿子乍光伏电站两部分组成。永仁...
美国初创公司 Ko-Solar与德国隔音墙专家 R. Kohlhauer近日宣布合作,计划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提供一体化光伏隔音墙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机场跑道旁的交通走廊,以支持能源转型和清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解决方案集成了高效光伏组件与先进吸音、导音材料,旨在在噪声控制的同时实现太阳能...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工作委员会发布"2025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依托中交一公局集团津石项目申报的"中交津石高速(天津西段)边坡光伏示范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应用示范案例。据悉,津石高速边坡光伏项目在路基边坡、匝道圈等位置建设了13623块光伏板的分...
7月23日,交通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殷久勇率队莅临通威参观交流,与通威集团总裁禚玉娇,通威股份董事长、CEO刘舒琪等高层就深化银企合作举行座谈,并共同见证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与通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绿色金融、产业融资、战略客户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协同。高层座谈...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创新活力澎湃不息。云杉清能聚焦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围绕“交通能源融合”产业体系,创新推出“敢闯实干”赛马制活动,公司战新产业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科技赋能属性逐渐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开始显现,培育了稳定的利润增长点,激发出干事创业的澎湃活力。云杉清能...
不久前,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与新加坡胜科工业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印尼苏门答腊岛建设东南亚规模最大的绿氢工厂之一。按照规划,该项目绿氢年产量可达10万吨,将成为连接苏门答腊、廖内群岛和新加坡的区域绿氢枢纽。印尼安塔拉通讯社报道指出,绿氢产业对于解决印尼工业领域面临的能源短缺、实现...
随着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光伏+高速"模式迅速成为行业关注焦点。该模式通过在高速公路系统中集成光伏发电技术,利用公路占地、路肩、匝道、隔离带以及服务区建筑屋顶等多种空间布置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不仅实现了...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安全有序发展铁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候车楼、货场、站房、铁路沿线等资源,综合考虑光环境影响和安全影响,对符合条件的既有站点进行光伏改造,建设光伏屋顶、光伏车棚。新建大型铁路场站屋顶预留安装光伏发...
4月16日,通湖物流园二期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投产,该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发电量600万千瓦时,为宿迁交通集团绿色发展注入动能。俯瞰通湖物流园二期,只见房屋顶上一排排整齐铺设的光伏板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耀眼。这是继2023年12月园区一期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产后,宿迁交通集团推进"交能融合"又一...
近日,中国首部省级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地方性法规——《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发布。《条例》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持绿氢项目开发,推动相关核心技术创新,推进关键装备产业化、储运多元化以及绿氢在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县级以上...
近日,由我司承建的山西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纳米自清洁项目--安泽项目与原平项目顺利完工。此次项目创新性地采用纳米自清洁镀膜技术,为光伏板披上高效环保的"防护外衣",不仅大幅提升了发电效率,更以科技力量破解了光伏板污染难题,为高速公路绿色能源发展树立了新标杆。01科技赋能交通: 打造"光...
近日,由香港大学iDendron科创团队环太平洋集团所研发的"钠电+光智能电动车项目,凭借其创新的钠离子电池技术 与高效太阳能驱动系统 ,在粤港澳大湾区掀起了产业关注热潮。项目由李倬延(项目负责人)带队,集合来自中港两地的新能源、电机工程、材料科学与产业转化等人才,致力于打造未来城市零碳出行的解...
日前,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中和新能源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5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万千瓦时。在取得良好发电效益的同时,又可节约标准煤约314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187吨。中和新能源公司运用"严、细、实"的安全管理手段,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和缺陷闭环管理,不断夯实安全基础,累计安全并网运行603...
日前,据呼和浩特市国资委披露,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中和新能源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5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万千瓦时。近年来,交通光伏兴起,包括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等地方交通集团,纷纷投身光伏项目建设之中。"交通光伏"是指将光伏发电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相结合,通过太阳能发电为交通系统提供清洁...
3月18日上午,三峡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蔡玮良与来访的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书记陈华文一行座谈,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就深化党建引领、人才建设、科技创新、水安全及能源安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蔡玮良对陈华文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市建设交通...
在全球首条轨道交通零碳运营线路--宜宾智轨T1线的5个站台顶棚上,晶曜系列超薄柔韧光伏组件正悄然"织"出一张绿色能源网,以轻柔之力再次刷新"光伏+"多场景渗透的中国样本。轻柔黑科技破解城轨站台安装困局宜宾智轨T1线"零碳运营线路"是根据国际最具公信力的PAS2060碳中和规范(宁德时代、阿斯利康等企业...
329国道临安玲珑至於潜段后渚隧道入洞口处,一排排深光伏板沿着边坡整齐铺设。3月6日,随着并网开关合闸,临安区首个"公路边坡+光伏"项目--后渚隧道口边坡光伏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总装机容量0.628兆瓦,预计年发电量75万千瓦时,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运行,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约230吨,减少二氧化碳...
近日,电科峰泰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受国内知名新能源国有投资企业委托,共同研制“沙粒储热超临界CO2储能系统”,该项技术系国内首创,有效解决绿电能源高效综合利用难题。 电科峰泰凭借央企研究所多年累积的热管理与透平技术,融合西安交通大学在新能源领域的科研技术力量,为国内新型储能系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