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首座钙钛矿光伏示范电站投运
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院")在青海油田仙东8井建成的集团公司首座钙钛矿组件光伏示范电站正式投入使用,装机容量峰值达101.8千瓦。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钙钛矿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上迈出关键一步,也意味着深圳院已形成覆盖钙钛矿组件研发、光伏场站设计...
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院")在青海油田仙东8井建成的集团公司首座钙钛矿组件光伏示范电站正式投入使用,装机容量峰值达101.8千瓦。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钙钛矿电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上迈出关键一步,也意味着深圳院已形成覆盖钙钛矿组件研发、光伏场站设计...
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暮春时节的柴达木盆地,天光与地脉在苍穹下交织成一幅雄浑的画卷。当四月的最后一缕风掠过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区的苍茫戈壁,一座名为科翡的能源圣殿悄然苏醒,在亘古沉寂的荒原上绽放出璀璨的科技之光。这座矗立于戈壁之巅的储能巨构,恰似天神遗落人间的能量方...
“应用这项技术要现场取材,所需重物要采取油管填充方式,如果加上换算用电量,经济账是否划算?”“可利用盆地内落差大的先天条件,应用重力势能转化为储能原理,测算垂直位移的距离,进一步靠实方案。”2025年5月16日,地面集输工程公司以视频连线的方式组织长停井重力储能试验项目技...
近日,晶科能源作为中广核德令哈光热储一体化一期项目的独家光伏组件供应商,已完成1GW N型TOPCon双面组件交付,以高效产品直面青海德令哈昼夜温差超20℃、强紫外线辐射与频发风沙的极端气候挑战,为柴达木盆地注入绿色动能,推动中国西北"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迈入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新阶段。在年均日...
近日,青海五矿盐湖工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矿产资源勘查、肥料生产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持股53%、28.3%、18.7%。早在9月7日,盐湖股份实际控制人青...
中核汇能格尔木日芯光伏电站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部。这里地处柴达木盆地,放眼望去皆是戈壁荒滩,属于典型的高寒干燥大陆性气候,尤其是春秋两季常见沙尘天气。自格尔木日芯光伏电站发起技改"追光"行动,开展"光伏+治沙"生态综合治理先行试验,曾经"寸草不生"的荒漠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日芯...
日前,全国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中国经济恢复向好总体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动力强劲、韧性十足。电网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持续完善电网...
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朱云来在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高峰论坛上的精彩讲话。大家好,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谈的气候变化,双碳和零碳未来可行性的问题。限于时间,我谈一下基本的情况,有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这里可以看一下现在所谈的"双碳"问题,这张图是170年跨度的,...
记者9月28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今年前8个月,青海省"新两样"产品--光伏产品及盐湖化工产品出口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图为青海省海南州光伏产业园。(资料图) 孙睿 摄青海省光伏发电、水电资源丰富,在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位于中国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省盐湖及盐类矿产钾、钠、镁、锂...
11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2022年以来,该州聚焦规划引领、错位发展、一体推进和多能互补,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稳中求进,清洁能源生产和清洁能源消纳呈现"双轮驱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释放"链式"效应。截至目前,该州新能源产业装机总规模达到1207万千瓦,在建大基地项目750万千...
9月20日,从青海省德令哈市委宣传部获悉,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正式开建,海西州委书记王定邦宣布项目开工。图为开工仪式现场。 索南江措 摄青海省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32.58万平方公里。这里也是青海省盐湖及盐类矿产钾、钠、镁...
近年来,地处中国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今年以来,在已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当地依托域内丰富的光照、风能以及荒漠、戈壁等资源,新开工建设5个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290万千瓦,目前各项目建设工作正在有...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青海省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前期工作,储能消纳潜力很快将达到10亿千瓦时。"青海省海西州副州长姜军24日表示。当日,第二十一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海西分会"储能产业化"发展论坛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举行。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面...
记者16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柴达木盆地率先在国内实现白天全部清洁能源供电。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近年来,海西州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依托资源优势,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
记者从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了解到,截止到11月21日,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负荷显示,电网总供电量676353.21万千瓦时,电网外送新能源极限160万千瓦。2018年,青海省海西州新能源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双创新高。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太阳能年辐...
既苍茫又美丽,既原始又富饶,这就是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当地政府在不平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而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
青海柴达木盆地凭借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面积荒漠化土地优势,搭乘新能源产业政策“顺风车”,“十二五”以来一直扮演着国内集中并网光伏发电领域“领跑者”角色。但是随着装机容量的剧增,新能源的送出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青...
青海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由中控太阳能公司开发并投资建设,采用中控研发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项目的核心技术是镜场"精确追日-大规模聚光集热系统",即通过控制安装在地面的数以万块计的玻璃镜子,准确地将太阳光聚焦采集到吸热塔上的吸热器中,并利用太阳能将吸热器内的...
依托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和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青海省加快推进柴达木盆地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短短三年间累计完成280.3亿元投资,建成74光伏发电项目,形成光伏装机容量1693兆瓦,使柴达木盆地一跃成为了目前世界最大的荒漠化并网光伏发电基地。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优越,拥有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