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和土耳其研究人员规划效率高达22%的UMG太阳能电池
在传统生产线上,通过'FerroSolar'工艺冶金提纯的硅已被证明在采用高纯冶金级(UMG)硅制成的多晶电池中效率高达20.76%。这样的设备也显著降低了净化成本和制造模块的环境影响,因此可以减少25%的碳足迹。然而,UMG必须证明它能够追随传统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移动目标",即不断提高的水平。近年来,这一速...
在传统生产线上,通过'FerroSolar'工艺冶金提纯的硅已被证明在采用高纯冶金级(UMG)硅制成的多晶电池中效率高达20.76%。这样的设备也显著降低了净化成本和制造模块的环境影响,因此可以减少25%的碳足迹。然而,UMG必须证明它能够追随传统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移动目标",即不断提高的水平。近年来,这一速...
近期,国际能源署发布题为《2050年净零排放: 全球能源部门路线图》的报告说,到2050年全球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将需要大约5.2亿吨的低碳氢气,其中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绿氢要占到约60%。而目前全球氢气年产量约为7000万吨,其中灰氢占比约95%。绿氢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面临着紧迫的转型压力。氢作为二...
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是天然双面性的,其前表面与背面的参数比(双面系数)可以通过前表面和背面的金属格栅图案轻易调整。本文同时在电池和组件两个层面,讨论了电池双面系数从典型值的90%增大到100%,或将其减小到单面电池(0%)时好处与缺点之间的平衡。对于背面有额外光照的系统应用场景,我们估算了在电...
随PERC电池的发展,目前perc电池效率已经接近效率极限,后续的突破主要是引入一些新的结构。钝化发射极和背面(PERC或PERC + 1)太阳能电池的进化改进为替代概念的实施奠定了严格的基准。中值生产效率几乎呈线性增长,每年约有0.5%,目前已远远超过22%。2最近,PERC宣布创纪录的效率分别为24.1%3和24.4%4。...
近期,太阳能行业的先进电池技术大部分来自于各国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团队,他们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钙钛矿电池领域的最新突破与相关进展,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领域的科研活跃程度与希望。而组件方面,来自BIPV与透明组件方面的消息时有传来,共同的目的是为了让太阳能更贴近人们生活。与此同时,行业科研人员都在...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是诸多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其过量排放会加剧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何高效转化利用CO2是能源化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记者4月23日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与厦门大学教授王野团队合作,在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中,首次利用富含...
大多数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太阳能电池都使用n型晶圆片,因为其钝化接触比p型晶圆片更有技术和物理优势。但是,使用p型晶圆片更容易地在现有PERC电池生产线中集成生产这些电池,而不必对当前的生产工艺进行太多变更。考虑到这一点,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常规组件装配结构: 高分子材料如EVA等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老化的主要诱因是水气、热、氧气和紫外辐射,在老化过程中伴有光氧老化、光热老化、水解作用三个互相作用的过程,其中水气起了很大程度的催化剂作用,而双玻组件由于采用玻璃背板,因此能有效阻隔水气渗入组件内部,从而大幅度缓解EVA材料的老化,使得...
摘要硅异质结(SHJ)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高达24%以上。与当今广泛使用的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PERC)电池技术相比,SHJ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差异点是使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种材料给电池性能和成本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展...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超薄n-i-p吸收层堆叠和薄膜光谱选择性过滤器的选择性太阳能电池。他们声称它可以用来生产光谱选择性光伏组件,并有可能应用于农业光伏、温室和光生物反应器。他们在“Spectral engineering of ultra-thin germanium solar cells for combination p...
据新华社新媒体专电: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月5日报道,研究人员展示了首款透明太阳能电池。他们的创新技术依赖于太阳能电池的一个特定部分: 由吸光薄膜材料制成的异质结。通过结合二氧化钛和氧化镍半导体的独特特性,研究人员得以制造出一种高效、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报道称,在巴黎气候协定签署5年后,所有...
透明太阳能电池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但由于其半导体层的材料问题,这一概念迟迟难以转化为实践。不过近日,韩国仁川国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将两种潜在的半导体材料相结合(二氧化钛和氧化镍),研发出了一种高效且透明的太阳能电池。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愈发关注气候问题、加速脱碳进程,太阳能电池也越来越...
韩国仁川国立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低成本的透明太阳能电池,据称,这种电池能够作为自供电的光电探测器和发电装置工作。这种完全透明的太阳能电池基于用作紫外线吸收器的二氧化钛(TiO2)层和用于可见光高透光率的镍(II)氧化物(NiO)层的沉积。研究人员解释说: “p型半导体NiO作为n型TiO2的...
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一项提案,计划对欧洲的电池行业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标准。咨询机构Circular Energy Storage公司为此发表了一份关于锂离子电池生命周期和循环经济的报告,其调查结果对欧盟委员会的提议提出了一些质疑。尽管电池是向无碳经济过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带来了许多可持续性问题...
近期,太阳能行业的先进电池技术大部分来自于各国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团队,他们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钙钛矿电池领域的最新突破与相关进展,让人们看到了这一领域的科研活跃程度与希望。而组件方面,来自BIPV与透明组件方面的消息时有传来,共同的目的是为了让太阳能更贴近人们生活。与此同时,行业科研人员都在...
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团队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等合作,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预测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构型的方法,并在实验上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近年来...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据外媒报道,韩国科学家创新设计高功率透明太阳能电池,推动实现离网生活,构建可持续绿色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危机不断加剧,从传统化石燃料转向高效绿色能源已经迫在眉睫。这促使研究人员考虑“个性化能源”概念,发展现场发电,例如将太阳能电池纳入...
全固态电池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且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但目前行业标准不统一,阻碍了其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业内专家指出,应尽早开展固态电池标准化工作,以便推动电池的规模化制造、梯次利用回收和换电模式推广。电动汽车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异质结电池英文名称缩写为HIT(Heterojunction withIntrinsic Thin-layer),中文名称为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HIT电池最早由日本三洋于1990年研发成功,并被注册为商标,后续进入异质结领域的企业为了避免专利纠纷而纷纷采用了不同的称谓,比如HJT/SHJ/HDT等,虽然英文名称和缩写略有差异,但是其含义都代表本...
一个科学家团队利用硅薄膜成功设计出高效发电透明太阳能电池。该团队认为,这可以将人们带入个性化能源的新时代。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难怪全球环保人士一直在寻找推进当前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的方法。韩国仁川国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