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制造出效率高达26.5%的可弯曲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
东京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制造了一种可弯曲的串联太阳能电池,该电池顶部为一个半透明的倒置钙钛矿电池,底部为柔性薄膜硅异质结(HJT)光伏装置。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Ryosuke Ishikawa在接受《光伏》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 "稳定而柔韧的硅异质结可以通过降低硅的厚度来进行制造,从而生产出适用于诸如建筑...
东京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制造了一种可弯曲的串联太阳能电池,该电池顶部为一个半透明的倒置钙钛矿电池,底部为柔性薄膜硅异质结(HJT)光伏装置。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Ryosuke Ishikawa在接受《光伏》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 "稳定而柔韧的硅异质结可以通过降低硅的厚度来进行制造,从而生产出适用于诸如建筑...
一个英国团队基于英国太阳能光伏制造商Power Roll的新技术,使用槽模涂层工艺,制造出了能量转换效率高达12.8%的无铟钙钛矿太阳能微模块设备。Power Roll高级科学家Nathan Hill在接受《光伏》杂志采访时表示: "自从我们在2019年发表上一篇论文以来,我们在提高这些模块的性能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指...
由台湾科技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浮式光伏(FPV)系统在不同风速和湍流强度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材料优化发现了节约成本的机会。"本研究对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海上浮式光伏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风洞研究,为理解该系统的单一岛式和阵列式配置在不同风况和湍流强度下的气动特征提供了关键见解...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它采用异质结(HJT)设计的底部电池和经过改进的空穴传输层(HTL)。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Angelika Harter告诉《光伏》杂志: "我们的方法新颖之处在于推动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发展的多项创新技术和成果。我们增强了钙钛矿层的润湿性,减少了分流问题(...
近日,由被誉为"世界太阳能之父"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马丁・格林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权威期刊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上发布了第64期"光伏电池效率榜单"。在这份备受关注的榜单中,晶澳科技荣登TOPCon量产尺寸电池效率类别榜首,充分证明了晶澳在光伏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此次荣登榜单...
瑞士洛桑理工学院(EPFL)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基于该学院于2023年7月发布的效率为破纪录的25.32%的2D/3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发出了一款太阳能面板。"我们研究的新产品拥有更大的表面积,达到27.22平方厘米,并且拥有23.3%的傲人转换效率,"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Mohammad Khaja Nazeeruddin在接受《光伏...
由德国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建造了一个大面积有机光伏(OPV)面板,其效率达到了14.5%,创下了世界纪录。该结果得到了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Fraunhofer ISE)的认证。对于相同的模块类型,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
因其高功率转换效率和低成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VSC)成为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一种颇具前景的替代品。然而,其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实现长期稳定性。最近,香港城市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多功能和非挥发性添加剂,实现了突破。这种添加剂可以通过调节钙钛矿薄膜的生长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据报道,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再次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标准,他们的一项新进展帮助这项新兴技术创造了新的效率记录。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描述了一种双分子解决方案,以克服阳光转化为能量时的效率损失。首先,科学家们通过结合一种分子来解决所谓的表面重组,当电子被表面上缺失的...
韩国全南国立大学(South Korea's 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报告说,钙钛矿-有机杂化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23.07%,完全在大气中加工,使该技术更接近经济可行性。动态热风辅助法合成全无机钙钛矿薄膜示意图。图片来自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研究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心...
马丁格林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发布了第63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该版本新增了6项。该《效率表》现在包括由AMOLF和Fraunhofer ISE开发的III-V族多结太阳能电池。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光伏进展》杂志上发表了第63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该研究小组由欧盟委员会联合研...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光谱分裂集热器农业光伏(SCAPV)系统,并声称此系统可以提高多种植物的作物生产力。该SCAPV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伏发电和光合作用的不同光谱响应进行太阳光光谱分离。根据这一原理,红光和蓝光将用于光合作用,因为它们的波长与植物叶绿素的吸收峰匹配,而...
因其高功率转换效率和低成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VSC)成为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一种颇具前景的替代品。然而,其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实现长期稳定性。最近,香港城市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创新的多功能和非挥发性添加剂,实现了突破。这种添加剂可以通过调节钙钛矿薄膜的生长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一个芬兰-德国联合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6 × 6 mm低带隙GaAsNBi太阳能电池,其有效面积为0.25 cm2。该装置具有0.86 eV的能带隙,据报道适用于多结太阳能电池。图片: Tampere University,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CC BY 4.0图片来源: 坦佩雷大学, 太阳能材料...
伊朗塔比亚特莫达雷斯大学(TMU)的研究人员最近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使用单壁碳纳米管(SWCNT)空穴传输层(HTL)的新型电池结构,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转换太阳能为电能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种电池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商...
一个由奥地利和比利时两国科学家们组成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可流动的硅酮密封剂,可用于在损坏的太阳能组件背板上形成绝缘和保护层。科学家们使用了道康宁公司生产的一种被称为Dowsil 7094的可流动特殊密封剂。这种黑色密封剂通常用作太阳能电池板框架的密封膏,但研究人员让这一产品变得可流动,并将...
导读: 意大利罗马Tor Vergata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制造出了一种总有效面积为42.8cm2、孔径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过氧化物太阳能模块。该电池板由20%效率的过氧化物电池串联成14个系列,在85℃的热应力下经过800小时后,仍能保持90%的初始效率。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掺杂策略设计出了一种过氧化...
导读: 2009 年,日本桐荫横大学Miyasaka等人在研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制备出了效率达3.8%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启了钙钛矿电池发展的征程。因制备方式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和光电性能优异,钙钛矿电池很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8年 12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ISCAS)游经碧团队突破钙钛矿单结...
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开发一种特殊设计的分子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种分子可以在夏天储存来自太阳的能量,在冬天使用。这些进展已经在今年发布的四篇科学论文中发表,最近的一篇发表在排名很高的《能源》杂志上。这种同分异构体可以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需要能量时使用--例如,在...
散发鱼香的组件旨在吸引猫猫,因为它们的唾液有助于电池板表面保持清洁,并以最佳的效率展开运作英国科学社会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宣称已发明一种太阳能组件,表面涂层散发着鲑鱼香味。科学家们声称这类设计可将组件的效率提升5%。在实验室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将特制散发着鱼香味道的涂层覆盖在小型屋顶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