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间,中利集团(SZ:002309)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0年1-6月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7.78亿元,同比下降3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约2.60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1302万元,同比下降2100.02%,基本每股亏损0.30元,同比下降3100%。
中利集团在公告中称,报告期内受疫情爆发影响,公司及上下游产业链遭遇较长时间的停工停产,原材料采购、员工返岗、销售业务均受到一定影响,但员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成本等费用需正常支出,导致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业绩未得到体现。
同时,因受国内外疫情的影响,公司光伏组件海外业务受到一定冲击,客户项目延期导致组件订单延期交货,订单出货量未达预期;上半年由于受资金限制,产能无法开足,光伏组件销售为539.43MW,较同期下降31.51%。
除此以外,商业电站未能批量转让,扶贫EPC未有新增项目,光伏板块整体业绩受到影响。
根据中利集团2019年年报,其主营业务为光伏行业、其他行业、通信行业、特种通讯设备、光棒光纤,营收占比分别为:40.29%、23.45%、18.81%、16.56%、0.89%。光伏行业作为中利集团第一大主营业务,上半年该板块的业务下滑对公司整体业绩有较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缆业务板块,中利集团表现稳定,在5G网络建设等“新基建”项目的获得进一步开展,中利称,公司5G线缆产品订单充足,子公司广东中德为华为提供的5G专用电缆,除保障华为国内业务,还全面配套华为海外5G通信集成业务;中兴5G项目南京生产基地上半年顺利投产,公司常州生产基地发挥地域优势保证了该中心的线缆供应。
报告期内,京雄城际铁路、连徐铁路、赣深铁路等中标项目建设加快,铁路电缆供货量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推行,公司电缆板块中的5G电缆、通信电缆、铁路电缆、新能源充电桩电缆等将迎来新的机遇。
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加大电线电缆新品和光伏电池和组件新品的研发力度,完成智能芯带感温电缆、澳标屏蔽型防潮控制电缆、耐高温105℃直流充电桩电缆、大尺寸18X,21X高功率组件、BIPV组件等的开发。
中利还强调,虽然制造与销售端受外部条件的制约与影响,但在应收款方面,公司在前期采取的措施得到有效体现,应收账款余额较去年年底下降15%,特别是光伏各项业务的应收款均有10%~40%不同比例的降低,加速了资金回笼。
PV-Tech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