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危难时刻"老革命"施正荣为光伏发声: 我们不用改行,我们要坚守!

中国光伏产业,在几十年的跌宕起伏中不断成长。无论是辉煌的过往还是不愿提及的伤痛,都不及前路似锦的明天!

在早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前十年,靠的是老一辈的企业家以及他们的企业,在荆棘中开辟出来一条新路,让光伏制造在中国扎根,并将中国光伏产业推向了世界之巅。

近些年,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了欧洲双反、败退国际市场,靠国内市场中兴、又遭遇531政策打击等千锤百炼后,以更加坚韧自信的心态站立着。前仆后继的光伏英雄和光伏人,让中国光伏企业从未断离希望。

如今,2018的行业大坎,光伏人需要齐心迈过!此时,或许信心比黄金、比面包更重要。但是,信心来自哪里?让我们看看曾经的光伏拓荒者、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博士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吧!

9月4日,“第十三届亚洲光伏创新合作论坛暨展览会”在上海召开,施正荣博士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这位昔日光伏老革命代表在演讲中表示:无论从科技创新、情怀还是发展前景来看,光伏都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光伏人不用改行!

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100)特别将施正荣博士的演讲编辑整理,以飨读者(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通过对光伏产业这么多年的细致观察来看,我们光伏人不用改行:

全球光伏产业发展了二十年,中国光伏产业与国外站在同一起跑线。而且,中国的光伏产业是在技术、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都赶超世界的高大上、功在千秋的产业。它不光是一个生意,并且超越了商业,成为了一种情怀。我国在进行蓝天保卫战,光伏产业是蓝天保卫战重要的武器。

我国光伏产业从一开始,无论技术、人才、市场还是资本都来自海外,然后转成国内,并且成为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我们要有信心坚守行业,考虑如何把光伏产品像电视机、空调一样推向千家万户。

从技术上讲,在2001年的时候,有多种技术选择:单晶硅、多晶硅、薄膜,以及组件、电池方向的选择。后来,无锡尚德开始专注做电池。精力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专一,这也是尚德的发展中一直遵循的规则。当年国内的电池转化效率,单晶在10%,多晶在12%左右。尚德选择了转化率高的多晶路线,并很快做到了15%的转化效率。

从质量上讲,中国的产品要到海外去销售,对于品质和认证要求极高。当时国内有三四家光伏组件厂,从来没有做过IEC身份证。尚德狠抓质量,并且上了一个大台阶,做到了IEC认证,后来又做了UL认证。有了国际认证,尚德更有底气的去参与国际竞争,借着2004年德国《新能源法》的颁布,光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大机会。

技术和质量这两点门槛,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基因注入了高大上的元素,使得我国光伏产业真正上到了一个很高的台阶。

我国光伏产业前十年发展,都是靠民营企业,靠自己的血汗钱挣来的。并且,更多的是得到了海外资本,当时的十家上市公司都在美国上市,总共的融资额达到了20亿美金。每家公司后来发债、再融资后,至少有50亿美金以上。光伏后来者要记住这一点。

然而,早期的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海外成为了大问题。那时所有的材料要海外供应,既不能确保供应量,又不能降低成本。如果光伏要想取代传统能源,成本不大幅下降,肯定行不通。

从2003年开始,尚德在国内开展了五年的光伏培训,从上游到下游,努力把国内光伏产业链发展起来。特别是装备,以前百分之百都依靠进口;现在国内,从硅到硅片一直到最后的组件,包括旁侧的产业,全部装备实现国产化、自动化、智能化,这种发展成绩非常的惊人。

还有人才的培养,也是自力更生。培养出多名行业人才,也是尚德十多年发展中非常突出的成绩。当年尚德起步,招不到现成人才,就招大学生,一个礼拜三天进行培训。培养出人才,行业和企业才会更加进步。

原来的光伏产品转化效率记录,都是由国外企业保持。如今,中国光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打破产品转化效率的世界记录。同时,中国企业家很清楚,光靠效率也不行:例如28%转化效率,4块钱一瓦,没有人买。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要控制成本。中国光伏产业技术储备雄厚,包括双面电池,这两年已经开始付诸于实施。

同时,中国也从制造大国转为业务大国。2013年,光伏产业进入最困难的时候,海外市场没有,国内产能过剩,国家及时对光伏进行补贴,使得国内市场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如今,平价上网近在眼前。既使“531”光伏新政之后补贴不明确,给光伏产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但很多高电价地区自发自用的商业屋顶项目仍然火热。最近的蓝天保卫战是国家级战略目标,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清洁供暖,这个方向肯定不会变。所以,“531”光伏新政是对光伏产业暂时的刹车,是为过热的光伏产业降降温。

去年53GW太热了,但光伏企业一方面知道热,一方面拼命的朝前冲。政府希望产业冷一冷,让出点红利给社会并且减轻点政府财政负担。但“531”光伏新政不是要让光伏产业成为网红,而是会让产业健康、持续、更快地发展。

目前,产业可能过于关注大型光伏电站,其实分布式也是一个好的方向。并且,除了大的方向,在成本和盈利上,是走薄利多销的底技术路线还是做新技术研发降低成本挣钱,也是一种选择。光伏下一步的创新,要从工程化向产品化转移,再也不要把繁琐的一大堆的零部件搞到工地上去,那是浪费。

再说一下光伏幕墙,人们能想象的就是黑色,但如果发挥想象力,给它点颜色看看,就会有更大市场。光伏人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光伏真正的走向平常人的生活:无论是在家里、火车上、电动车上等,都看到光伏产品的应用。

对于光伏产业,光伏人要坚定信心,光伏是一个长线发展的行业,必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断。如果再等十年,可能是一条直线向上!所以,我们不用改行,我们要坚守,把光伏事业做好,把能源转型的蓝天保卫战打赢!

华夏能源网时玉丰

最新相关

大型能源国企董事长辞职!

1月4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赵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赵军先生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赵军先生将不在公...

如何解决不上网光伏项目余电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的余电问...

晶科能源竞争优势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6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约20%,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出货超过300GW,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简称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光伏组件...

为什么高电价下TOPCon能发更多电?

在新电价市场机制下,光伏电站盈利逻辑将发生如何变化?对于组件产品的特性又提出什么新要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提出,新...

对话天合光能张映斌: 强者不独行!

大暑的前一天,7月21日,600W+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一周年活动在北京举办。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天合光能发布了《670W至尊组件机械可靠性白皮书》,涵盖"一标五严"六项测试结果,即一项标准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