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保险业的进入或可助光伏行业融资突围

6月3日,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保监会提交了一份光伏行业新险种的备案文件。据业内人士分析,不出意外的话,它将成为国内第一份涉及光伏电站运营期损失的险种。6月20日,中国人保财险龙湾支公司成功承保温州最大光伏发电项目,为该项目提供1800万元的风险保障。这将是温州市保险(和讯放心保)行业承保的第一笔光伏发电项目。

目前,中国光伏行业遭遇欧美“双反”余波未平,国内市场的分布式项目又因“融资困难”而举步维艰,此时,保险业试水光伏电站运营险(即发电量保险),对于国内光伏企业来说实属“雪中送炭”。据悉,中国光伏业内已运行的险种有光伏组件质量保险和工程质量责任险,而近期热议的发电量保险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发电量保险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或许能够破除银行贷款障碍,帮助光伏行业实现融资突围。

据了解,目前很多银行都十分谨慎地将分布式光伏作为严格审查甚至禁止的项目。以前只需依靠企业自身信誉就可赢得银行为其产品保驾护航,现已时过境迁。为此,4月24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有关司局召开光伏发电银企沟通会。会上,众多金融机构表示质疑光伏设备质量和项目发电量,对提供贷款表示担忧。这说明产品质量和电站的真实发电量是银行最为关注的问题。此时,保险行业的进入,对于光伏产业的整合极为有利,开发光伏发电量方面的保险项目,能为相关利益主体分散风险、提供保障,对银行来说,贷款风险降低,自然也有极强的吸引力。

但是银行能否接受企业贷款,必须要考虑该项目的“可融资性”(Bankable)。可融资性(Bankable)是金融机构的行业术语,是指从融资银行的角度出发来衡量融资的风险程度,它是欧洲光伏企业非常熟悉的一个词语。

对于光伏项目融资,银行会结合多种因素进行鉴别,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估,其中包括产品是否获得IEC认证,分析制造商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保险公司”给银行提供额外的保护,要能独立核实组件是否符合保险条例。从而降低光伏系统的现金流风险,相应的也降低了融资银行的风险,债务责任保险范围的不确定性也随之降低。

如此看来,即使国内出现第三方发电量保险项目,保险公司对于光伏产品的质量和真实发电量也必定要进行风险评估,这是最基本的准入机制和投保前提。所以,无论是保险行业,还是第三方验收机构的进驻,都只是对行业结构的整合和完善,解决光伏融资困难、维持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产品质量和真实有效的发电量,这对光伏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一次更为严厉的考验。

为此,行业内一线企业正在积极行动,不断研发产品技术、确保质量,从内部进行风险管控。其中,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以“好组件,关注25年真实发电量”为理念,不断升级产品,提升组件实际发电量,降低投资商和客户的运营风险,已赢得了一大批新进如者的信赖和认可。

总之,随着保险行业、第三方验收、运维规范等方案的出台,将有利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整合与完善,对于光伏行业“融资”突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无论如何,产品质量和电站真实地发电量是整个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产品制造商、供应商安身立命的前提。

最新相关

对话天合光能张映斌: 强者不独行!

大暑的前一天,7月21日,600W+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一周年活动在北京举办。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天合光能发布了《670W至尊组件机械可靠性白皮书》,涵盖"一标五严"六项测试结果,即一项标准静态...

大型能源国企董事长辞职!

1月4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赵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赵军先生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赵军先生将不在公...

如何解决不上网光伏项目余电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的余电问...

晶科能源竞争优势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6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约20%,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出货超过300GW,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简称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