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伏产业结构调整 最有可能成为15家巨头的企业

2014年最后一天,工信部重磅消息出台: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强化政策规划导向,结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的实施,坚持扶优扶强,推动土地、金融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优做强。要加速光伏产业机构调整,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到2017年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光伏企业,前5家多晶硅企业产量占全国80%以上,前10家电池组件企业产量占全国70%以上,形成多家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先实力的光伏发电集成开发及应用企业。形成多家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先实力的光伏发电集成开发及应用企业。

政府会给予优势企业土地、金融等资源,同时科研机构、行业组织、金融及证券机构通过各种途径配合和支持。意见还指出要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后续措施进行引导。

谁最有可能成为15家企业的幸运儿?

多晶硅企业

保利协鑫旗下多晶硅子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保利协鑫(HK3800)全资控股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做为最早一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之一。实力雄厚,在经历了2014年下半年硅片出售风波后的保利协鑫,更加被业界看好,早前曾指出售硅片业务有利长远发展的花旗表示,尽管现货多晶硅价格按周下跌,对保利协鑫仍具信心。

保利协鑫(HK3800)全资控股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校企合作单位。2006年3月在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成立,经过三年建设,到2009年6月,建成五条共计18000吨产能的多晶硅生产线,预计2010年产能提升至21000吨,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已经建成的产能产量位列全国第一、亚洲首位,是全球第三大专业多晶硅生产商。公司每月多晶硅产量超过千吨,为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尚德电力、阿特斯等太阳能企业提供七成以上的高纯多晶硅原料,公司与这些企业签订了8-15年的长期供应协议,提供总量达15.4GW,总额达237亿美元的供应合同。

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

最早一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多晶硅企业之一。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多晶硅、硅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10年10月7日大全新能源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系外商独资企业,是全国第一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的公司。公司致力于多晶硅及其下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目前已形成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光伏逆变器等完整产业链。

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多晶硅项目依托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的资源、能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发挥大全集团在技术、资金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在石河子开发区化工新材料工业园,投资建设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自备电厂等项目。

新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多晶硅项目,在大全集团已经建成达产的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全封闭、全循环工艺的多晶硅生产线基础上筹建,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大全新能源完成目前扩张至12000MT后,由于需求增加该公司正在规划翻倍多晶硅产能至25000MT。

大全指出,实现其6150MT生产目标,其多晶硅现金成本降至每千克11.8美元(不包括折旧),第一季度包括折旧多晶硅生产成本为每千克14.5美元,属于世界最低行列,可能就实际产能而言是最低的。3、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

最早一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多晶硅企业之一。

目前该公司的多晶硅产能1.5万吨/年,其将通过内部挖潜和工艺改进,力争达到年产1.8万吨至2万吨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产品和系统集成技术研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依托自主创新和新疆的优势资源,已形成集煤炭、电力、多晶硅、硅片、组件、并网逆变器和系统集成服务为一体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系统集成商。

公司成立至今,共建设太阳能离、并网光伏电站3000多座,总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一,仅2011年共完成装机建设240MW。每年清洁能源发电3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29万吨。2013年11月27日公司入选国家首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设立的子公司。

特变电工2008年1月发布公告,公司计划投资设立特变电工多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新公司拟注册资本4亿元,其中特变电工出资3亿元。多晶硅公司经营范围为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多晶硅产品及相关副产品。多晶硅公司拟注册资本4亿元,其中特变电工出资3亿元,占75%权益;峨嵋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出资4000万元,占10%权益;新疆特变(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宏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出资3000万元,各占7.5%权益。

洛阳中硅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硅业集团有限公司、偃师金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和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一个省级研发中心。主要经营高纯多晶硅、硅片、白炭黑等。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成立于2008年10月,主要从事多晶硅行业重要原辅材料和产成品的检测以及新方法的研究工作。同年12月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授予“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测试分析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硅材料分析测试的机构。

国内组件企业

天合光能

2013年第一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14年1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最新排名,天合光能力压英利排名第一。2015预计新增产能1100MW,2015年预计总产能达到5GW。

天合光能,即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是一家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生产的制造商。天合光能大量生产多种类型的单晶和多晶光伏组件,产品输出功率从165W到230W不等。

1997年12月,高纪凡与几位科研人员在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起步之时成立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成功通过ISO9002认证,并在同年,天合光能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2000年8月天合光能成功建成了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建筑,并凭借此成就,一跃成为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领军者。2005年初,天合光能筹建了一家组件生产厂。此后不久,2005年8月,天合光能开始向上游扩展,生产出首批单晶硅棒,2006年2月开始制造硅片。

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并于2007年6月成功引入资本。2009年1月20日公司收到国家科技部文件,在天合率先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将实验室命名为:"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科技部通过的第一个有关在光伏技术方面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正式文件。2010年天合光能出货量为1GW,占全球6.5%的市场份额;当年销售额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8%,稳定成为全球十大出货量之一。

2014年4月,天合光能宣布,其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60片156mm×156mm单晶硅电池)创造了P型单晶硅组件输出功率新的世界纪录。该项成果经第三方TUV Rheiland(莱茵)权威认证机构测试,峰值输出功率高达326.3瓦,表明其量产PERC单晶硅高效组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次天合光能研发的Honey Ultra单晶硅高效组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新一代Honey Ultra组件产品,集成了多项自主研发的先进电池背钝化技术、组件减反射技术及组件低电阻连接技术。

英利绿色能源

2013年第一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一直表现都很好,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组件供应商第一名,更是在2014年,作为巴西世界杯上唯一的中国赞助商赞助世界杯,不论是企业规模,产能都不容忽视。2014年英利调整战略目标,采取了新的策略,优先考虑盈利能力,下调了出货量,但在2014年12月IHS公布了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最新排名,也还是位居第二,依旧领跑第一集团军。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中国保定,并在全球设有十多个分支机构及办事处,涵盖全球4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6,000人。

英利集团成立于1987年,1999年承担国家"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填补了国家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2007年6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2年,集团组件出货量达2300兆瓦,位居全球第一位。

截止到2013年10月,英利共提交国内专利申请1176项,授权专利共777项。基于公开数据显示,英利在国内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已超越国内其他同行企业,位居行业第一。

在品牌打造方面,英利也从来都是精心、不遗余力。比如,2013年1月末,英利以世界第一家光伏、中国首家企业的身份,加入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碳减排先锋"项目,而这也正为英利争取海外市场赢得了一张环保牌。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作为巴西世界杯上唯一的中国赞助商,英利绿色能源的广告"中国英利、光伏入户"等中国汉字在赛场上交替出现,十分醒目,轰动全球。当然,体育营销,对英利的业绩贡献不可小觑。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虽然是第二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晶科表现确一直很抢眼。在光伏企业业内,晶科一直是一个神话一般的存在。2006年,在江西上饶挂牌成立,2010年,即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大关。四年一个台阶,只用了短短八年,晶科从零开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世界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2014年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最新排名第四,晶科能源新增产能640-800MW,2015年预计总产能达到4GW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纽交所代码:JKS),是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生产基地位于江西省上饶以及浙江省海宁,全球营销中心位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区,此外公司建立了全球化的营销布局,在中国上海、北京、新加坡、德国慕尼黑、美国旧金山、澳大利亚昆士兰、加拿大安大略省、意大利博洛尼亚、瑞士楚格,日本东京和大阪,南非开普敦以及智利圣地亚哥分别设立了子公司。

晶科能源生产优质的硅锭、硅片、电池片以及高效单多晶组件,截止至2014年9月30日硅锭和硅片产能达到约2.3吉瓦、电池片产能达到约1.8吉瓦,组件产能达到约2.8吉瓦。晶科能源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世界领先水平的光伏产品,营销网络遍及欧洲,美洲以及亚太多个国家,包括了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美国、加拿大、东欧、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南非以及南美等主要光伏市场。

阿特斯

2013年第一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14年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最新排名第三。2015年扩产计划中新增产能500MW 201515年预计总产能达到3.5GW

CSI阿特斯(Canadian Solar Inc.),是在一家加拿大注册的光伏公司。公司致力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自2001年以来,CSI阿特斯先后在中国建立了三家独资企业:CSI阿特斯光伏电子(常熟)有限公司,CSI阿特斯光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CSI阿特斯太阳能光电(苏州)有限公司。CSI阿特斯为全球客户生产在住宅、商用、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太阳能发电应用产品,同时还以公司的专业品牌为汽车行业、通讯行业等特殊市场提供太阳能光伏产品的解决方案,CSI阿特斯也为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厂商进行OEM加工。 CSI阿特斯太阳能公司(Canadian Solar Inc.)于2006年11月9日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阿特斯不仅拥有国内第一家通过CNAS认可的企业级光伏实验室--阿特斯光伏组件测试中心,同时也建立了省级太阳能电池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推出的ELPS高效电池片,将单晶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提升到了19.8%(多晶电池片19%);自主研发设计的CommercialAC组件,是全球首款商用系统的三相交流组件

晶澳太阳能

2013年第一批入围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14年在全球十大光伏组件供应商中,晶澳太阳能的排名上升幅度最大,将在2014年位居第五。该公司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将比2013年翻一番,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十大供应商。如此骄人的发展速度证明了晶澳从主要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到领先的光伏组件供应商的成功转型。2015年扩产计划中新增产能600MW,2015年预计总产能达到3.6GW

晶澳太阳能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公司产品销往全球,制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产品,应用于住宅、商业和电站发电系统。公司凭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性的清洁能源,共建洁净的居住环境和美好未来。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18日,2007年2月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代码:JASO)。截至2010年,晶澳太阳能已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制造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公司2011年全年出货量达到1.7GW,较2011年全年出货1.66GW增长0.4%。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注册成立,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的三级子公司,致力于光伏技术研发、光伏产品制造与销售以及光伏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秉承“卓越、专注、创新、共赢”的企业价值观,不断开拓创新,务实奋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太阳电池和组件的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从而使太阳能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为人类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节能镇江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通过技术革新,电池端转换效率屡创新高。此外,一直致力于推出差异化产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目前,已相继成功推出防PID电池及组件、高效双玻组件等产品。其中双玻组件已具备100MW的年产能,现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量产双玻组件生产线,产销突破50MW。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是通威集团进军新能源领域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以“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企业,让太阳能造福人类”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和宗旨,努力打造太阳能产业链,积极开展太阳能发电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和推广。

2013年11月18日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单体规模最大企业,无疑对通威加快光伏全产业链布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能源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在生产技术方面,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一线光伏行业水平,平均转换效率约17.6%,最高可达18%,到2014年,努力实现工厂2000兆瓦电池产能、500兆瓦组件产能全部启动和满产。未来3-5年,通威太阳能拟在新疆、内蒙、甘肃、四川西部等地建设完成总规模为10G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公司还将立足国内,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性综合竞争优势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家在上海A股上市的纯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股票代码:SH600537),其全资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发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集晶棒拉制、硅片切割、电池制备、组件封装和光伏发电系统为一体,具有年产单(多)晶太阳能电池组件1000MW的生产能力。亿晶光电先后建立了江苏省(亿晶)光伏工程研究院、江苏省太阳能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件实验室和电池实验室(其中组件实验室获得了VDE的TDAP认证)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除此之外,亿晶光电与上海交通大学以及江苏大学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和产学研基地。随着大批专业人才的加入,亿晶光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公司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常州市五星级企业、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008年,亿晶光电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命名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09年公司由原来福布斯“2008中国潜力企业榜”第13位跃居第2位,居全国入选的光伏企业首位。目前,研发中心承担多项国家级科技研发项目,拥有170多项专利成果。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亿晶光电电池组件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EGing PV”已经成为国内外光伏行业的知名品牌。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唯一一家薄膜发电企业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近三年财务表现稳健,获利能力不断增强。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汉能收入25.6亿港币,之后逐年增长,到2013年超过32.7亿港币,2014年上半年收入就已经超过32亿港币。公司净利润也同样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公司市值由2011年约40亿港币到2014年12月已超过1000亿港币,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比市值第二的光伏企业Solar City高出近两倍。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高科技能源企业(股票代码:00566.HK),总部位于香港。本集团主要从事(i)制造硅基薄膜发电组件制造用设备及整线生产线;(ii)铜铟镓硒(「CIGS」)薄膜发电整线生产线技术开发及生产;建造薄膜发电地面电站和屋顶电站以供销售;及(iv)薄膜发电应用产品的开发。

自2009年本集团进入薄膜发电行业以来,汉能薄膜发电致力于成为整线生产线的领先供应商,并于2013年开始开始将拓展至下游光伏发电领域,使公司在各方面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本集团将继续致力于薄膜发电生产线组装、技术研发和薄膜发电项目及应用产品领域。

小编小评,《意见》终归是意见,从《意见》的字里行间来看,也只是建议,至于说倒底会是多少家,仅仅从行业本身看,此《意见》出与不与没啥区别,还不如直接交给市场。

最新相关

大型能源国企董事长辞职!

1月4日,陕西能源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近日收到赵军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赵军先生因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后,赵军先生将不在公...

如何解决不上网光伏项目余电问题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然而,对于这一模式中的余电问...

晶科能源竞争优势在哪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6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占率约20%,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出货超过300GW,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简称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光伏组件...

为什么高电价下TOPCon能发更多电?

在新电价市场机制下,光伏电站盈利逻辑将发生如何变化?对于组件产品的特性又提出什么新要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提出,新...

对话天合光能张映斌: 强者不独行!

大暑的前一天,7月21日,600W+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一周年活动在北京举办。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天合光能发布了《670W至尊组件机械可靠性白皮书》,涵盖"一标五严"六项测试结果,即一项标准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