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 光伏产能退出阻力大,规则尚未特别清晰

当下,“反内卷”成为光伏行业重点议题。究其原因,前几年多轮扩产潮直接催生了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而产能供需错配、价格持续走低、技术同质化严重,正是驱动行业“内卷”的三大关键因素。

关于产能出清进程,隆基绿能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张海濛9月8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初行业预期一年左右便可度过调整期,但从今年一季度情况来看,行业整体预期仍在下行。

张海濛进一步指出,现在,光伏行业产能退出推进不太顺利,因为其背后涉及企业资金、资本市场投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各方都不甘心“产能”清零,这使得产能退出阻力很大。

产能退出规则尚不清晰

从近期情况来看,“反内卷”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此前,行业更多的是想通过自律推动产能出清,如今多个政府部门正积极介入。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个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四项要求,即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和支持行业自律。

更早之前,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竞争、行业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介绍企业基本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9月9日,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一段时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一道,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成效初显。

“反内卷”风潮推动下,行业市场端同步回暖。光伏产品的价格反弹显著,尤其硅料价格,已经在5万元/吨上下徘徊,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周末多晶硅N型复投料报价49.2-54元/千克,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51.26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8-49元/千克。头部组件企业报价适当上调之后再度稳定。

二级市场同样强势,去年8月,Wind光伏指数触底2210.32点,如今,光伏指数连涨5个月,指数突破3400点。

然而,硅片、组件、电池片等主产业链环节,仍面临“产能如何有效退出”这一共同难题。张海濛直言,目前产能退出规则尚未特别清晰,究竟是按照当年“领跑者计划”的逻辑,先让先进的企业跑起来,随后不断提高门槛,达不到门槛企业退出市场,还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给大家配额,让企业既吃不饱也饿不死。

“还是要想办法让产能出清,参考其他行业,肯定要有一个比较硬的标准,标准以下就不能继续生产,这个动作很重要。”张海濛表示。

电池是决定光伏组件效率最核心的环节。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能生产出72片规格、功率达630W以上的高效电池企业仅有少数几家,这类产能甚至处于短缺状态,反观市场,大量610W、615W的低功率产品以低价流通。

张海濛认为,若从相关层面出台要求,规定72片组件达到23.8%转换功率,电池端的产能将基本出清。现在很多投资电池的企业,已没资金进行技改和提高功率,但这类产能又难以被干脆利落去掉。

行业重提“领跑者”计划

提起去产能,去什么?如何去?成为光伏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上述工信部等六部门召开的会议中提到过,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记者关注到,市场上不乏反对“一刀切”的声音,有一些人在呼吁重启“光伏领跑者计划”,为高效的光伏产品留出空间。

对于“一刀切”,张海濛分析表示,若采用“一刀切”方式,就真的将光伏行业做成了跟排资源计划一样,没什么差异。但实际上,企业从技术上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有显著差异的。

一光伏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赞成“一刀切”去产能,新的技术还是要更多地推广和应用,如果新技术不去推广和迭代,大家就没有差异化,要给愿意创新的技术企业更多的空间。“反内卷”就是压小的和低端的产能。如果没有技术含量和门槛,产品同质化,光伏这一优势产业极有可能被其他国家超越。在她看来,先进的、效率高的产品要有一些特殊政策,如大基地可以一部分采用先进的技术。

关于“领跑者”计划,记者了解到,2015年,《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所谓能效“领跑者”,是指同类可比范围内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产品、企业或单位。2015年,在光伏行业,“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应达到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为17%以上,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6.5%以上,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0%以上。硅基、铜铟镓硒、碲化镉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2%、13%、13%和12%以上。

永安期货研究指出,2015年启动“领跑者计划”,将东部先进技术引入西部,彻底将出口变为内循环的模式,为我国成为全球光伏最大消费国奠定了基础。

2013—2017年期间,硅片及下游环节完成了从多晶硅片到单晶硅片的技术路线选择,并且实现了金刚线切割对传统砂浆切割的替换。同期,PERC时代来临,光伏在技术突破和降本的过程中迎来了高光时刻。

内卷波及海外客户

近期光伏质量开始松动,功率虚标问题和安全问题抬头。这种以次充好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发电效率和电站收益,损害消费者权益。

“光伏质量管理体系是多元的,当前行业对光伏产品的质量和体系仍有升级空间。市场应该具备一些机制,设立质量门槛,其范畴是广义的,不仅限于产品本身,应该引导资源和需求往高质量地方集中,但现实是,相比2023年,四大光伏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在降低。”张海濛说。

张海濛表示,若一个行业长期存在问题、供需关系错配,将给行业研发与技术创新带来巨大压力,导致市场不愿进行创新型投资。毕竟从投资逻辑看,创新性投资的核心动力,是看到行业能通过创新与技术进步,凭借差异化产品创造价值;一旦这种价值因供需失衡被抵消,相关投资自然会随之消失。我们呼吁光伏行业持续成为技术领先的行业,避免其从优势行业沦为问题行业。

近期,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公开发言表示,抓行业必须抓治理,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推进行业治理的现代化。企业产业的培育可谓千辛万苦,而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毁掉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绝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光伏行业的问题已不仅限于国内,更波及了国外客户。据张海濛透露,光伏产品价格持续被压低,部分客户刚备好库存,产品就降价20%,甚至有经销商因此倒闭。加之海运时间从原本的两个月延长至四个月(受红海问题影响),国外客户制定供应链计划时顾虑重重,下单愈发犹豫。

最新相关

一异质结上市企业发布重组进展

8月15日,琏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9.71%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