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2018年光伏产业重点回顾

2018年,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上半年的扩产潮、美国201和301、印度双反、领跑者项目招标、531光伏新政…所有的一切,不论好坏,都是2018年间光伏人难以忘却的记忆。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在本文梳理了2018年的光伏产业热点事件,以飨读者;我们也与各位一起,期待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9年。

1.2018年光伏产业政策回顾

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8年3月9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下发《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意见》)。《意见》强调,强化风电、光伏发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控制弃风、弃光严重地区新建规模;健全市场机制,启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和实证平台建设工作;此外继续做好能源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实施“十三五”光伏扶贫计划,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管理,保障光伏扶贫工作稳妥有序开展;稳妥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范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

3月14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的2018上半年光伏市场形式分析座谈会上,王斯成在名为《分布式市场政策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报告中,提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即将出台。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梳理,具体如下图所示:

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师曹君如认为,采取(1)鼓励在地消纳(2)鼓励绿电交易(3)规范指标下的新增电站这三个方面的努力,目的是改善补贴缺口与弃光问题,进而健全光伏市场、降低补贴压力。

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根据分析

美国于当地时间2018年1月22日正式公布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201条款决议,根据分析师指出,按目前市场现货组件价格0.37USD/W计算,地面型趸购费率的下调,让IRR已降低到2.60%,并且要15年后才能回本。根据分析

4月28日,青海格尔木、德令哈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公布最终入选企业名单。至此,十个应用领跑基地招标工作全部结束。2017应用领跑者有不少联合投标,依照联合投标者的股份组成加权计算后,得标分布结果为: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与协鑫集团的联合体占比为6%,三峡新能源与阳光电源的联合体占比为12%国电投、中广核、北控清洁能源、中节能等国企单独得标量达52%,整体得标量超过80%。完全由晶科、通威、正泰新能源等民企自行得标的项目仅有400MW,不及10%。

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盘整竞标结果后发现,不仅单晶仍占有绝对优势,双面发电技术亦超过五成。根据竞标结果,包含P型单晶与N型在内的所有单晶占比高达86%(共4.3GW),单晶在领跑者计划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持续;P型单晶预期会有过半比例采用双面发电,双面发电的得标量估计达2.5GW;而P型多晶采MWT与PERC各半,MWT成为多晶技术往上拉升瓦数表现的选项之一。

2018年年中,铜川、长治、上饶政府先后公布了光伏发电技术领跑者的中标企业。三个技术领跑者基地项目被隆基、天合、晶科、晶澳等少数几家企业瓜分。其中,隆基绿能、天合光能获得两个标段,晶科和晶澳则分别拿下了上饶基地的两个子项目。

7.2018年光伏产品市场概况

单晶市占率开始拉高

太阳能市场的单多晶市占比近年大致维持着多晶大过单晶的局面。随着单晶供应链在2017年趋于成熟,单晶市占率在中国开始拉高并向外扩散。

根据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的供应链数据库统计,单晶硅片单季最高产量来到13.17GW,市占率于3Q18来到46.1%新高。在单晶供应链的供货能力稳定提升、产品性价比渐入佳境的趋势下,单晶产品的市占比预计还会持续成长。2019年,单晶电池整体产能将超过80GW,其中单晶PERC电池的产能可望超过70GW。在全球市场需求呈现持稳中有小幅度上升的趋势下,虽单、多晶明年预期产量都会上升,但单晶的成长幅度将明显高于多晶,使产量占比逼近到50%的水平。另外,统计中国所出口的组件产品,单晶组件出口占比在2017年全年为12.4%,2018年前三季已拉高到24.5%,出口量与比例均翻倍。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统计的2017、2018年度海关资料中的250-390W组件,单晶产品出口占比在3Q17、4Q17连续提高,出口量QoQ连两季突破100%。

未来3~5年N型电池市占率稳步上升

目前全球多数硅晶太阳能电池都采用传统P型标准制程,P型电池仍然占大部份市场比重,超过85%以上的市占率,预测未来3~5年内仍然是P型产品的天下。当下太阳能厂商已经开始将目光放在次世代的N型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上,N型电池仍以IBC和HJT两大技术为主,目前少批量生产的转换效率已可达到24.7%和23.0%。2017年许多厂商分别宣示导入N型电池组件的建置与投产,包括日托、钧石、晋能、林洋、英利等。随着IBC、HJT等电池新结构,N型单晶电池的效率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市场占有率会逐步增加;并随着雷射、离子注入等技术的量产化,HJT太阳能电池将可望在2022年达到接近10%市场占有率,IBC背部接触式达4.6%。而传统的P型电池市占率将逐年降低。

到2018年底,多晶和单晶常规电池效率水平预估将会达到18.7%与20.4%;多晶和单晶PERC电池平均效率可达到20.2%和21.6%以上。其中单晶PERC产品因为其高性价比的优点,是近期各电池厂扩充产能的首选,预计单晶PERC电池在2019年有机会迈向22.0%转换效率的量产目标。多晶PERC电池现阶段的已可以搭配“黑硅”技术导入多晶金刚线切片生产,量产效率可望突破20.0%。2017年的PERC电池产能已经达到35.6GW,预估2018年可以达到70.2GW。预估至2019年,全球的PERC电池产能将超过常规电池片的产能,一举跨过90GW的门槛。而全球的PERC电池产能还有机会再2020年超越100GW的规模。

双面组件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随着制作工艺的日趋成熟以及对应成本的下降,双面组件已经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先进技术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双面组件规划产能超过15GW(若以第四季厂商开始投入生产,实际产能约为3.75GW),主战场是光伏领跑者项目。EnergyTrend预估2019年双面组件规划产能可达25.74GW,为双面组件成长年。

8.PV EXPO 2018技术观察

2月28日,国际太阳能产业展会PV EXPO在日本东京举行,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对44家代表性企业所展出的124款组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从本次展出的组件中,可看出以下几项重要的趋势:

单晶+PERC已是基本配备,在不叠加其他技术的情况下,60-cell的瓦数至少都有300W;

多晶基本搭配黑硅,是否搭配PERC各家不一;

多重技术路线,N型、双面、MBB、半切片、叠片等五种技术路线均有不错的出镜率,其中MBB相较于其他四类,主要是技术叠加的角色;

半片电池成为标配;

双面电池技术,N型与PERC各占半片江山,部分还进一步叠加了MBB或半片制程;

叠片组件声量更大,其中SunPower最惊艳,瓦数高达390W。

最新相关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

云南: 支持"高速+光伏"!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高速公路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支持"高速+光伏"。支持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牵头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