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协鑫股价迎来了持续的暴涨,12月7日股价更是迎来了爆发,在短暂的午间休市后,协鑫新能源以54.66%的涨幅领涨光伏概念,最终收盘涨45.34%,保利协鑫也收涨24.44%。
而从协鑫近几个月的股价趋势来看,近几个月股价均维持了持续的上涨。尤其在11月后,协鑫股价更是进入了飞涨阶段,据SOLARZOOM记者分析,近期协鑫股价的持续飞涨,其原因有二。
FBR技术突破颗粒硅项目建设
近期来,协鑫的硅烷硫化床(FBR)技术取得了技术突破,并陆续开始了颗粒硅项目开工建设。
据了解,相对于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其FBR颗粒硅技术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和性能优势。其可满足可满足CZZ直拉单晶,具备公告的工业生产效率,拉晶效果可替代原生多晶硅,同时因流化床工艺反应温度更低,也具有更低的成本。
据协鑫介绍,与传统工艺相比,FBR技术不仅生产技术流程更短、后处理工序减少,还将使投资强度下降30%,生产电耗降低约65%,项目人员需求降低30%。
在FBR技术的突破进展下,协鑫颗粒硅已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条件,颗粒硅项目也已经陆续开工。其中包括9月28日,全球单体最大规模颗粒硅项目——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规划产能10万吨、首期5.4万吨颗粒硅项目正式开工扩建;10月18日,保利协鑫四川乐山10万吨颗粒硅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
据SOLARZOOM了解,目前中环股份、隆基股份等下游光伏企业已经开始批量使用颗粒硅,且收获一定的反响。此外交银国际也公开表示,认同保利协鑫FBR工艺的技术先进性及规模生产的可行性,并将保利协鑫目标价由0.25港元上调272%,至0.93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凭借着FBR成本优势和性能优势,在接下来的平价时代,FBR技术将为协鑫颗粒硅生产带来极大的成本及性能优势,或成为协鑫重回巅峰的关键。
轻资产模式加快经营状况改善
此前,协鑫因激进投资光伏电站耗费了巨大资金,随后遭遇国补发放拖欠和补贴额度下调等影响,导致其资金链日益紧张,最终陷入债务危机。在2020年二季度,协鑫新能源总负债达到426.86亿,负债率一度高达81%。
由于持有过多电站,重资产模式严重拖累了公司现金流,造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因此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协鑫就开始了频繁的电站出售计划,努力脱离重资产负担向轻资产转型。进入2020年后,这一进程则进一步加快。
据SOLARZOOM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协鑫已经累计出售电站资产约1.66GW,总共为公司带来了约61.24亿元的现金流。仅最近的11月份,协鑫就先后向华能集团、徐州国投出售430MW、217MW光伏电站,获得接近30亿元的现金流,12月初又与北京联合荣邦达成50MW电站交易,获得2.02亿元现金流。
在频繁的出售电站之后,协鑫的现金流取得了较大改善,企业负债率逐步下降,投资风险也随之降低。同时,企业也有更多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上,公司表示,公司余下的业务模式及轻资产策略可望确保余下集团维持充足运营水平,并且继续可行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协鑫的轻资产转型也已经接近完成,未来企业运营也将逐步回到正轨。
颗粒硅潜力
随着平价时代到来,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业内追求的最重要目标,当前,硅料的技术创新除了颗粒硅外,N型料也成为关注点,但目前颗粒硅技术仍旧领先一筹,其成本及效率优势已经获得了业内认同,这也意味着,未来颗粒硅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而从颗粒硅供应商看,除REC及其合资企业中瑞硅业有商业颗粒硅供应外,国内甚至全球,只有保利协鑫属下的中能硅业实现了流化床太阳能颗粒硅工艺的商业化生产,并可用于直拉单晶。
这也意味着,在轻资产转型逐步完成之下,明年协鑫颗粒硅的量产表现,将很大可能决定其能否延续上涨势头,扶摇直上,回归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