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协鑫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产能明起增至年产万吨;5亿美元债务重组获进展,协鑫新能源称今年计划负债率降至70%;总投资120亿元,中环股份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落地银川;通威集团将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中环状告雪球网络侵权纠纷一案,雪球上诉被驳回;西藏2021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公布;隆基Hi-MO 4m新66型组件来袭;日媒称松下将停止光伏组件生产;4.15元/瓦,中电建中标山东五莲县200MW平价光伏EPC项目……
企业动态
1
保利协鑫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产能明起增至年产万吨
2月1日,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宣布,公司之附属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新增产能将于2021年2月3日正式投入生产,年有效产能将由此前的6000吨提升至10000吨,正式进入万吨级别规模。
保利协鑫能源表示,此次颗粒硅产能的顺利提升表明了公司通过近十年的技术研发和工艺提升,已完全掌握颗粒硅的各项成熟工艺和量产技术。通过万吨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本公司已在项目的规划建设、核心装备的人工智能化运营,产品安全生产的数字化管控,产品质量的体系化验证等各方面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规模化的可复制能力。
近几年通过下游客户的大力支持,在产品试验和认证过程中,通过使用100%颗粒硅纯投,客户已经生产出了完美的单晶产品。在已获得客户验证和认可的情况下,市场前景可期。公司将继续执行既定的颗粒硅产能提升计划,推动光伏行业材料端的技术变革与质量提升。
2月3日(周三)上午10时,保利协鑫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向全球正式宣布,旗下担纲颗粒硅(FBR)研发与制造主体——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有效产能由此前的6000吨提升至10000吨,正式迈入万吨级产能规模,为中国光伏原材料领域绿色智造增添又一科技创新矩阵。
2
5亿美元债务重组获进展,协鑫新能源称今年计划负债率降至70%
2月1日早间,港股上市公司保利协鑫与协鑫新能源联合发布公告,宣布继2020年12月23日提请的协鑫新能源5亿美元2021年到期、票息7.1%优先票据的重组计划取得重大进展:该票据的交换要约已终止,自然过渡到百慕大计划实行重组。
截至公告日,协鑫新能源虽因暂无法偿还到期票据,但已取得现有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约53%的持有人同意,支持通过百慕大计划进行重组。当重组根据百慕大计划完成后,该公司将根据重组支持协议以支付重组代价的方式结清现有票据的未偿还本金额及应计利息。
公告显示,根据重组支持协议(包括经修订及重列条款书),协鑫新能源成功完成百慕大计划项下的重组后,优先票据的到期日将按照原定计划额外延长三年,同时现有票据的应计利息及新票据项下的利息资本化可延长至2022年1月30日。
这对于改善该公司短期现金流动性,降低公司负债和实现轻资产转型提供更多时间。
3
总投资120亿元,中环股份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落地银川
2月1日,中环股份分别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共同投资建设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达成合作,中环股份“六期项目”蓄势待发!
此次中环股份“六期项目”将全部围绕有公司主导的颠覆性技术“G12”光伏产品展开,同时通过智慧工厂设计及制造、组织、管理模式优化,更好地满足光伏市场未来对新能源材料“More Efficiency(更高的转换效率)、 More Efficiency(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More Smart(工业4.0客制化产线、柔性制造)”的需要。
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整体规划G12单晶产能50GW以上,项目达产后,公司单晶总产能将达到135GW以上,与上下游产业链战略协同、共享发展,发挥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中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巩固公司在新能源材料产业的竞争力。
4
通威集团将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全球农业和光伏行业龙头企业,通威集团宣布全面启动碳中和规划,推动公司绿色低碳发展,并计划于2023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根据公司规划,将借助通威新能源产业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所发清洁电力实现碳减排,并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继续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助力我国及全球“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据统计,在通威旗下相关产业的整个生产和运营环节,2020年全年用电总量的67%来自于水电,仅33%来自于火电。而通威“渔光一体”为核心的光伏电站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2020年并网电站已达70多座,并网规模超过2.2GW,年清洁电力发电量已达22亿度。通威表示,公司所有火电用量,将借助集团新能源产业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所发清洁电力实现碳减排,两者持续品迭形成碳流闭环,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节能减排方面,以每100MW光伏电站年设计发电量1.2亿度电折算,截至目前,通威已生产的53GW高效光伏电池可发电636亿度/年,能够满足4354万户城乡家庭用电需求,相当于种植阔叶林146639公顷,年节约标准煤19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34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922吨,减排成效显著。作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先进典型,永祥股份、通威太阳能双双荣获“国家绿色工厂”荣誉称号,通威太阳能荣列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榜单。
5
中环状告雪球网络侵权纠纷一案,雪球上诉被驳回!
据媒体报道,从天眼查了解到,此前中环股份因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将北京雪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目前,雪球上诉被驳回。
6
西藏2021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集中式及分布式“全额上网”0.10元/千A瓦时,“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为0.25元/千瓦时
2021年1月1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适当降低部分销售电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1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继续执行上网分类电价: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为0.10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中选择“全额上网”模式的为0.10元/千瓦时,选择“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为0.25元/千瓦时。
《通知》明确:按照分布情况和运营模式差别,光伏电站划分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2种类型。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在项目备案时可以选择“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已按“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执行的项目,在用电负荷显著减少(含消失)或供用电关系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允许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选择“全额上网”模式,项目单位要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备案,并不得再变回“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
《通知》明确:光伏发电参与跨区跨省电力外送交易的,由电网企业组织拟定交易实施方案,明确交易电量和价格,经自治区电力和价格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
7
隆基Hi-MO 4m新66型组件来袭
今日,隆基隆重推出Hi-MO 4m新66版型组件。Hi-MO 4m组件具有高效率、高发电量、高可靠性的显著优势,其尺寸与重量科学匹配分布式系统安装与应用场景要求,是隆基为分布式用户量身打造的超高价值产品。本次发布的66版型是对Hi-MO 4m系列组件的有益补充,该组件面积约2㎡,重量22kg,功率可达410~420W,可广泛应用于居民屋顶及工商业屋顶。
8
日媒称松下将停止光伏组件生产
日本国家广播公司NHK和《日本经济新闻》(Nikkei)周日报道称,松下(Panasonic Corp)将停止生产自己的太阳能电池板。报道称,该公司的决定是由于中国制造商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该公司最早将于3月在马来西亚和日本岛根县的工厂结束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的生产。NHK和日本经济新闻都表示,未来松下将从其他制造商采购太阳能电池板。(来源:新能情报局,翻译:365光伏)
标事速看
9
4.15元/瓦,中电建中标山东五莲县200MW平价光伏EPC项目
1月29日,五莲县宁旭新能源200MW平价光伏项目中标结果公示。
根据公示,中国电建江西省电力建设公司(含联合体:四川通力恒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以总价8.3亿元,单价4.15元/瓦中标该项目。具体中标公告见下:
新基建
10
新增40GWH,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项目在江苏溧阳开工
1月28日上午,江苏溧阳举行了2021年1月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其中包含了投资不超过120亿元的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该项目是溧阳“十三五”期间引进的第7个百亿元项目,也是该市“十四五”开局之年第一个开工的百亿元项目。
早在2020年12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能布局,公司拟在江苏省溧阳市中关村高新区内投资建设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
本次开工仪式中,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新增用地944亩,新建厂房70万平方米,设备及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争取到2021年年底建成12条全球先进锂离子大电芯生产线及相应模组、电池包生产线,建成后预计新增产能40GWH,新增年销售2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