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保利协鑫能源召开保利协鑫颗粒硅(FBR)万吨级产能投产仪式,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向全球宣布,旗下担纲颗粒硅(FBR)研发与制造主体——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有效产能由此前的6000吨提升至10000吨,正式迈入万吨级产能规模。与此同时,江苏中能第一批颗粒硅产品也正式下线。
在投产仪式上,下游多家客户现场对保利协鑫颗粒硅产品进行实时认证,并向保利协鑫颗粒硅团队相关负责人进行提问互动,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首席执行官朱战军及硅料事业部总裁兰天石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活动。
据悉,协鑫在硅料上已经积累了近十年的技术研发经验和工艺提升,已经完全掌握了颗粒硅的各项成熟工艺和量产技术,在已获得客户验证和认可的情况下,市场前景可期。此次协鑫硅料产能提升到万吨,也意味着保利协鑫已在项目的规划建设、核心装备的人工智能化运营、产品安全生产的数字化管控、产品质量的体系化验证等各方面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规模化的可复制能力。
在活动仪式上,保利协鑫首席执行官朱战军表示,公司高层一致认为需要高度集中在硅料生产和研发上,集中硅料生产和研发“既是优势也是未来的机会。”同时他还指出,未来保利协鑫还将继续执行既定的颗粒硅产能提升计划,推动光伏行业材料端的技术变革与质量提升,同时也会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并提升专利保护力度。
在投资者提问关于公司签订长单情况时,协鑫硅料事业部总裁兰天石表示,目前公司与隆基和中环签订了长单合同,昨日晚间,协鑫发布公告宣布分别与隆基和中环签订长单采购合同,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隆基股份旗下七家子公司向保利协鑫子公司江苏中能采购多晶硅料合计不少于9.14万吨;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间,中环股份子公司将向保利协鑫采购包括颗粒硅在内的多晶硅料合计共35万吨。两者之和近45万吨,等价约390亿元人民币。
此外据记者了解,保利协鑫有望将于2021年3季度末实现3万吨量颗粒硅产能,2022年上半年实现5.4万吨颗粒硅产能。同时,保利协鑫在四川乐山布局的十万吨颗粒硅生产基地也在加速推进中。
对于保利协鑫颗粒硅(FBR)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活动中也作了分享:产品指标优,FBR法颗粒硅可达到电子级标准,满足光伏级N型高效要求。生产成本方面,在同等条件下,颗粒硅比棒状硅生产成本低30%左右,此外,据计算每公斤颗粒硅的生产比传统西门子法节省45度左右的电能以及三分之二左右的热能,制造全过程完全植入“碳循环”体系,发力碳中和,实现碳减排;同时,颗粒硅技术下游配套增益明显,有助于客户提高工艺智能化水平,可显著降低下游客户单晶产品生产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保利协鑫FBR颗粒硅产品客户认可度和市场信赖度不断走高,下游客户验证持续推进,产能长单覆盖率与日俱增。据介绍,全球主要下游厂商均已全面通过颗粒硅拉晶测试,颗粒硅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单晶工艺提升和绿色智造要求。目前,保利协鑫与客户战略合作深入,下游主要企业与江苏中能签订硅料采购长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