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案:一砍激起邻里怨,调解架起“连心桥”
西户居民李某看着院内四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心里满是欢喜——这是他多年精心养护的“心头宝”。可对邻居臧某某来说,这些树枝却成了“烦心事”:浓密的枝叶越过院墙,像一把“大伞”遮住自家光伏板,发电量一天天减少。
“我找他说过两次,没等答复就看见树枝被砍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某仍有些激动。臧某某擅自砍伐了李某家的部分树枝。李某发现后怒气冲冲找到社区反映,社区找臧某某了解情况,臧某某不甘示弱:“光伏板发电少,损失谁来赔?”见二人争执不下,于是社区请来司法所所长王跃宝进行调解。
“先别急着争对错,咱们先说说各自的难处。”调解员王跃宝先把两人分开,单独倾听诉求。对李某,调解员耐心安抚:“树木是您的心血,被砍肯定委屈,但咱们也看看邻居的实际困难。”对臧某某,则拿出民法典,逐条讲解“相邻权”:“维护自身权益没错,但得先和邻居商量,擅自砍伐可不行。”
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沟通,慢慢消融了双方的对立。当臧某某提出“以2800元买下4棵树”时,李某愣了愣,随即点头:“不为别的,就冲你们这股认真劲儿,也为了以后能好好相处。”签字时,两人终于卸下防备,握了握手:“之前是我太冲动了。”一场僵局,就此在理解中化解。
再案:万元估价陷死结,风雨过后见和解
调解员在做第一起纠纷调解调查时发现,住在臧某某东户的庄某某家里也有一棵梧桐树,这棵树比李家的更粗壮。据了解,庄某某曾与臧某某商议过,只要臧某某补偿10000元就砍树。“一棵树要这么多,我实在接受不了!”臧某某觉得不合理,双方之前谈过三次都不欢而散。调解员了解到情况后,又组织了五次调解,但庄某某态度坚决,臧某某也不肯让步,见调解无果,臧某某决定通过诉讼彻底解决问题。
臧某某到法院立案后不久,突然下了一场暴雨,让矛盾再次爆发。狂风中,庄某某家的梧桐树枝突然断裂,“哐当”一声砸在臧某某的光伏板上——好几块板子被砸裂,损失近千元。臧某某为了讨个说法,满脸生气地找上门,庄某某却认为是风吹断的,跟自己没关系,臧某某不但口头要求赔偿,而且还发短信让庄某某赔偿具体数额,双方矛盾激化,社区赶紧联系司法所介入调解。
“这次不能只谈补偿,得从根上解决问题。”调解员迅速调整策略,不仅请来了社区网格员、社区干部,还提前准备了民法典中相邻关系的案例。调解时,调解员先拿出光伏板的维修单据,又指着梧桐树说:“这棵树上午对光伏发电有影响,这次断枝还砸了光伏板,以后再出事怎么办?”接着,又跟庄某某聊起树木养护的不易:“我知道这树对您有意义,但咱们也得考虑邻居的安全和利益。”
一番话让庄某某沉默了。见时机成熟,调解员提出方案:“臧某某补偿3000元,您把树砍了,既减少损失,也避免以后再出事。”同时,还提醒臧某某:“把光伏电线埋地下,省得以后再因线路起争执。”2025年7月7日,双方签下协议,握手言和。臧某某也撤回了对庄某某的诉讼,砍树那天,臧某某还主动帮庄某某清理树枝,庄某某帮忙清理埋线露外面的小石子等,庄某某笑着说:“早这样,哪用闹这么久。”
小事调解见真章,法治守护邻里情
两起纠纷的化解,看似是“解决一棵树的事”,实则是百尺河司法所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从“背对背”疏导情绪,到“面对面”协商方案;从单独普法,到多方联动,每一步都透着“既讲法理,又重人情”的智慧。正如调解员王跃宝所说:“邻里纠纷无小事,解决不好就可能变成大事,咱们得让双方都觉得‘不吃亏、心里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