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双良节能砸70亿建20GW大硅片项目 硅片产业硝烟再起

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光伏产业被赋予更多想象空间。尤其是硅片领域,不断有新的实力企业以各种形式布局其中。

3月14日,光伏设备制造商双良节能(600481.SH)宣布,拟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分两期建设共40GW单晶硅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预计达产后年营业收入为108亿元。

此前,上机数控、通威股份、京运通、高景等相继涌入硅片领域。诸多企业混战下,隆基、中环的“双寡头”产业格局面临挑战。双良节能此次携70亿元投资入局,又将激起多大浪花?

设备企业携70亿杀入硅片市场

公告披露,本项目的投资运营主体为当地项目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期为两年,自开工之日起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开始实现部分产能,第3年为达产年。

双良节能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旨在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公司在光伏一体产业链的布局,落实公司在节能减排和光伏新能源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双良节能成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分为节能节水系统和新能源系统,前者包括溴化锂制冷机(热泵)、电制冷机组、换热器、空冷器系统等;后者包括多晶硅还原炉等,于2003年登陆上交所,其创始人和实控人为江苏知名企业家缪双大。

2017年1月,“创二代”缪文彬接任双良集团董事长,将注意力重点落到节能环保产业。2018年,双良节能实现了从设备供应商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其高硅芯40对棒还原炉在四川永祥和新疆大全项目全部投运达产。

2020年下半年,随着光伏行业下游装机需求回暖,头部硅料厂商大部分被长单锁定,硅片扩产如火如荼。作为多晶硅生产的核心设备多晶硅还原炉的制造商,双良节能频频拿下大额订单。

2020年10月15日,双良节能中标通威股份旗下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硅料制造技改项目多对棒还原炉的招标项目,中标金额为1.56亿元;1月18日,双良节能拿下大全新能源、云南通威两笔还原炉订单,合计中标金额达4.69亿元;2月4日,双良节能与大全新能源签订5200万元再沸器、冷却器等换热器设备订单;3月4日,双良节能再度确认中标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一期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换热器招标项目,预计中标金额为6830.75万元。

在光伏领域获益颇丰后,双节能源也瞄准了光伏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市场发展最好的硅片领域。

2月7日,双良节能发布公告称,拟投资设立孙公司包头双良单晶硅科技有限公司,作为GW级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项目的投资运营主体,在包头地区开展大规模光伏单晶硅棒及硅片项目投资建设生产。该公司注册资本为9亿元,全部由双良节能全资子公司江苏双良节能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

时隔仅1月有余,双良节能随即抛出70亿元投建方案,彰显出公司急欲在光伏行业分得一杯羹。不过,从财务状况来看,公司目前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双良节能账面上货币资金为8.33亿元,短期借款为4.71亿元,较70亿元的投资额相差甚远。

对此,双良节能也在公告中表示,本次项目建设投资较大,会对公司现金流、偿债能力造成压力,公司将统筹资金安排,包括但不限于以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或其他再融资等方式合理确定资金来源、支付方式,把控投资节奏。

硅片江湖群雄纷起,扩产之战日趋火热

据兴业证券研报显示,五年以来单晶硅片技术逐步扩散,且因为供需原因行业毛利率平均水平长期稳定在为25%-30%,不断吸引新晋者入局。起家于光伏设备,向光伏硅片领域延伸的故事并不陌生。

早在2019年5月,主营光伏金刚线切片机的上机数控便开始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光伏其他领域,通过在内蒙古设立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将业务向下游扩展。随后,上机数控通过发行可转债、推出定增方案,迅速发布扩产计划。

“抢滩”单晶硅片的上机数控,接连揽下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通威股份的超300亿元的长单销售合同。

与此同时,2020年,另一家在多晶硅铸锭炉等硅片设备制造领域深耕多年的京运通,也通过启动定增,并与四川省乐山市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在硅片领域布局,已建成及正在规划中的硅片产能合计接近40GW。

2020年12月,由晶澳科技前任首席运营官徐志群控制的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国资委共同签署了总投资约170亿元的光伏新能源项目投资落地合作协议,涉及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1月29日,广东高景50GW硅片项目一期已正式开工,预计今年6月产能可达15GW。

此外,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借助单晶硅片行业盈利水平较好的时间窗口,传统硅片企业也掀起了一轮扩产热潮。

2月2日,中环股份公告披露,公司拟在宁夏银川投资120亿元建设50GW(G12)单晶硅片。项目达产后,中环股份的单晶硅片产能将从85GW提升至135GW以上,其中210产能将超过100GW.3月1日,晶澳科技宣布,拟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建设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0.24亿元。

可以预想的是,在上机数控、高景等新势力不断以巨额投资攻城略地,以及中环股份、隆基股份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光伏硅片市场后续供需或渐趋宽松。作为“后进者”的双能节良,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或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最新相关

HJT/叠层一周最新动态4.20-5.2

1、异质结新篇 76"领"世先 | 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圆满落幕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4月18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异质结760W+俱乐部第十一次圆桌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