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3月18日安徽华晟500MW异质结电池组件产线正式投产出片以来,全球首个低成本智能化量产HJT项目的平均量产效率数据不断刷新。
2021年4月13日华晟的第二条线经过设备工艺调试后已经贯通。第二条量产线采用的是迈为的8000片PECVD,最佳电池片效率达到了24.52%,批次平均效率达到了24.14%,目前产线正在做进一步优化和提产中。
迈为PECVD虽然相比理想PECVD的通电调试晚了一周的时间,但经过近3周的努力,其最新一批产线调试数据所显示的平均转换效率已经24%以上的高水平。根据安徽华晟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徐昕介绍,当前迈为整线正按照2000片/小时的速度进行试生产,在完成了设备连通、各单机台单工艺优化调试后,已进入到了“载板自动化加入全工艺流程实现大循环”阶段。
近期安徽华晟500MW异质结产线第二批调试数据的出炉,在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看来,有以下意义:
(1)首次将迈为、理想的量产级PECVD放在相同的工厂环境、相同的工艺团队调试下开展“同台竞技”。当前的数据显示,无论是迈为还是理想的量产级PECVD,都能在不到一个月的初步调试下与其他各环节设备配合实现24.0%左右的平均电池效率。HJT电池的国产化设备已经成熟且具备2家以上的国产化供应商,由此可保障意欲进入HJT领域的New Money在设备环节的供应链安全。
(2)证明了安徽华晟的技术工艺团队具备在短时间内调通HJT电池产线并实现24%以上平均转换效率的能力。这将为意欲投资HJT领域的New Money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机会。
对于安徽华晟500MW项目,在未来的3-6个月时间内还有较长的产线调试之路要走。SOLARZOOM新能源智库认为,未来需要重点跟踪、关注以下方面:
(1)银包铜浆料的导入、国产化浆料企业的导入,以及浆料的可靠性测试情况。
(2)吸杂工艺的导入,由此实现电池片平均效率的提升、电池片效率分布范围的收窄。
(3)高精串焊设备、烘干固化设备、印刷网版图形、组件调试之间的联合优化,实现浆料耗量的进一步降低。
(4)MES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系统自控上量后由片级跟踪实现精准分析、持续优化。
(5)完全达产后在高效率、低成本、高良率等目标之间的综合优化,最终获得500MW量产线上的每W成本数据。
【附录】
光伏行业各环节毛利润指标(2021-4-8更新)
SOLARZOOM新能源智库HJT指数(2021-4-13更新)
最近一次指数权重调整日:2021年3月1日
调整后指数权重:迈为股份35%、捷佳伟创5%、金辰股份5%、京山轻机20%、阿特斯太阳能5%、宝峰时尚20%、通威股份5%、东方日升5%
SOLARZOOM光伏产业全局均衡模型兼系统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