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西部集中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部分地区因为“消化不良”已经出现“弃光”现象,因此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自发自用,既能满足东部地区大量的消费需求,又能减少对电网冲击,无疑是未来国内光伏业主要发展方向。但需探索解决贷款支持、屋顶资源和商业模式三大难题。
国家能源局5日表示,随着今年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国内光伏市场发展明显加快。明年相关政策将更多向分布式电站倾斜,预计分布式光伏新增量能占到60%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西部集中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部分地区因为“消化不良”已经出现“弃光”现象,因此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自发自用,既能满足东部地区大量的消费需求,又能减少对电网冲击,无疑是未来国内光伏业主要发展方向。但需探索解决贷款支持、屋顶资源和商业模式三大难题。
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国内市场加快复苏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今年9月份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电价政策明确后,光伏电站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预计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将新增10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700万千瓦左右,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约300万千瓦。
而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也只有1000万千瓦左右,比2012年底仅增350万千瓦。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业合计实现净利润近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33万元增长了月95%。
“随着政府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明确,观望情绪缓解,国内市场逐步启动,并形成一定规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记者,“由于明年光伏电价要下降,西部地区甚至还出现了光伏电站抢装潮,都想赶在明年之前完成建设。”
据了解,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就补贴、电价、退税、并网以及融资等问题出台了若干配套政策,对光伏产业形成有力支持。
梁志鹏表示,至此,光伏发电应用方面的政策文件已基本齐备。为了促进地方光伏产业的发展,许多省
(区、市)政府也纷纷制定配套政策。
重点“培养”分布式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出台较晚,政策效果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相对于集中式的光伏电站,分布式电站建设启动较慢,”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张平说,“但是这一块潜力巨大。”
张平说,我国西部地区光照条件好,未利用土地辽阔,适宜发展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但当地用电需求小,大规模开发就地消纳困难,电力需长距离外送,变损、线损高。而东、中部地区电力需求大,因此较为适宜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力易于就地消纳。
“2014年,随着政策的落实,分布式光伏市场会逐渐升温,预计新增装机将占到全面的60%,”梁志鹏说。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曾表示,2014年全国拟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600万千瓦,能源局将给各省(区、市)下达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指导性规模指标。
孟宪淦表示,分布式发电鼓励自发自用、就地消纳,而且新的政策明确开发区内的富余电量可以出售,这样就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也可以避免风电行业遭遇的“弃风”问题,预计明年分布式光伏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需探索解决三大难题
但是,分布式光伏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孟宪淦指出了目前分布式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难题。
孟宪淦表示,分布式发电由于投资强度大、回收期长,因此一般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支持。目前对分布式发电的金融支持政策还没有明确,国开行所支持的仅限于示范区内的大型项目,并未普及其他类型的分布式项目。
张平说,2011年商业银行曾采取“一刀切”政策,拒绝向光伏企业贷款。目前,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行业的复苏,部分商业银行态度已有所转变,开始向光伏企业发放流动性贷款和短期贷款。
其次,在屋顶资源方面,理论上我国有200-300亿平方米的屋顶资源,但是真正能实现经济价值的较少。分布式光伏只有建在电价较高的地方才有意义,对于工业、商业和大用户,其电价较高,可行性较强。“而对于普通居民,每度电只有4-5毛钱,加上补贴才9毛钱左右,而电站建设成本平均就有9毛钱,有很多项目是赔钱的。”孟宪淦说。
第三,商业模式尚不完善。自主自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城市中会涉及一些利益分配问题,小区中,开发商负责建电站,而业主也会要求一定的回报,一般为利润的10%左右,进而减少开发商的收入,开发商就会考虑项目是否划算。
“现在对于这方面也没有强行规定,都是靠双方来谈,因此未来的商业模式还要进一步摸索。”孟宪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