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一文看懂: TOPcon,HJT,IB三种光伏电池的技术变革路径

光伏行业最关心的环节是降低度电成本,因此,电池技术的变革方向都是围绕着降本增效这个决定因素展开。近两年来看,PERC的量产效率已经逼近极限,由此导致各企业都十分重视下一代技术的研发,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技术路径分别为TOPcon(PERC+改造),HJT(异质结),IBC(交指式背接触太阳电池)。

数据来源:普乐技术

对比三种技术路线的原理,从光照到电流传输,中间会产生光学损失和电学损失,从而降低转换效率。因此,为降低电学损失,HJT采用本征非晶硅+掺杂非晶硅进行电子和空穴选择,TOPcon采用二氧化硅+掺杂多晶硅的方式进行电子和空穴选择。为降低光学损失,IBC采用增加减反层、陷光等结构,形成背接触电池。

对比上述三种技术路线,不同技术路线产生的转换效率不同。

▶当前TOPcon产线的平均效率23.5%~24.5%,实验室效率达26%(国内中来转换效率最高25.4%),预计2022年产能预测在40GW以上。TOPcon投产速度快于HJT和IBC的主要原因是产线在PERC线上改造即可,由此带来的投资额少。▶HJT产线的量产效率是24%,主要是目前规模上量的产线不多,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是隆基的26.30%。HJT所具备的优势是工艺流程短(4个环节)和转换效率高。但是受限于当前高成本(单GW设备投资额为4~4.5亿元),目前尚未大规模产业化(但是降本路径清晰:设备降本、银浆降本、靶材和硅片降本)。图HJT产能规划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

▶IBC的工艺兼容HJT设备和工艺,量产转换效率25%~26.5%,在最新的研究中IBC结合钙钛矿的PSC-IBC电池效率已突破30%,PSG-IBC叠层电池效率已突破35%。但是由于IBC电池生产工艺复杂且昂贵,仅少数企业有产线(爱旭分别在珠海和义乌有6.5GW和2GW,隆基在泰州4GW)。

总的来看,短期TOPcon产业链最成熟、量产领先,HJT现阶段存在量产难度大,投资成本高等问题。中期来看,预计三条路线并存,未来的主流看更高效、更低银耗的IBC电池(TBC或HBC)。技术变革角度来看投资思路,应该把握住:其一是把握光伏电池技术大变革,技术领先企业具有提升市占率+技术溢价的优势。其二是相关技术配套环节(低温银浆、靶材等)业绩快速释放。

(原标题:光伏电池技术变革路径)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