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比较复杂,围绕光伏制造端的国际竞争正在日益加剧。”近日,晶澳科技(002459.SZ)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武廷栋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重构,供应链由全球模式转向俱乐部模式的趋势加剧。
与此同时,今年光伏行业仍延续了高景气走势,相关产业链制造商订单不断。“目前相关组件龙头基本处于满产状态,甚至需要找代工。”武廷栋称。
川财证券预计,随着二季度末电站并网高峰期的到来,组件排产有望持续向上,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受益于行业需求,光伏业绩向好。年报显示,去年晶澳科技归母净利润达55.33亿元,同比增长171.4%。
近日,就国际市场、组件需求、光伏技术发展等行业热点问题,晶澳科技相关高管在扬州基地接受了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
产业链格局正在重构
晶澳科技表示,近两年,在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海外如欧美应用市场需求旺盛,但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比较复杂,围绕光伏制造端的国际竞争正在日益加剧。同时,基于碳排放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也正在形成。
比如,要求进口光伏产品碳足迹认证,欧盟积极推动实施光伏组件制定能效标签、生态设计等措施。
“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重构,供应链由全球模式转向俱乐部模式趋势加剧。”武廷栋称,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同时也要求相关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在现有基础上走得更稳健。
在全球模式下,国际贸易和投资显著增强,产业体系呈现更强的互补性、合作性。在俱乐部模式下,发达国家更加积极地推动供应链区域化发展,区域集群化特点突出。
目前,晶澳科技已在东南亚、马来西亚和越南建成了一体化产能。今年初,晶澳科技宣布在美国本土建设2 GW的光伏组件产能,投资12.44亿元,预计今年底投入运营。
除晶澳科技外,隆基绿能(601012.SH)近期也宣布,将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作,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5 GW光伏组件厂,计划今年4月开建,年底投入运营,这也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厂之一。
组件需求持续旺盛
对于全球市场需求,武廷栋认为,光伏在全球的适用性很强。从产业角度看,无论短期或长期,发展前景均较为乐观。从产业角度看,交流侧装机大概在350 GW;考虑到交流测和直流测1.2的容配比,全球组件出货量需求约为400 GW。
武廷栋称,相关组件龙头基本处于满产状态,甚至需要找代工。“从签单情况看,3-4月产能供不应求,二季度大概率会维持现状。”
今年利好产业链发展的,还有原料价格出现下行。
武廷栋称,业内有观点认为,硅料价格下行,组件厂盈利水平也将受到一定影响,“但当前组件价格未必会跟随原材料价格线性下降。”
他认为,光伏发电已经平价上网、具备经济性,组件是否下降要看市场需求。
晶澳科技也回应了大幅扩产的问题。年报公布之际,晶澳科技宣布再投资128亿扩建一体化。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晶澳科技近两年宣布了近千亿元产能投资计划。
首页上一页1 2下一页尾页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