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光电显示产业撑起火炬高新区"半壁江山"

2013年,作为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火炬高新区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总产值已接近千亿元大关。据统计,在火炬高新区6家百亿元产值企业中,光电显示企业就有4家。厦门市出口超10亿美元的企业有6家,其中5家来自火炬高新区,4家为光电显示企业。

当前,厦门市正着力打造十大千亿元产业链(群)、构建“5+3”现代产业体系。厦门火炬高新区结合“美丽厦门”建设,着力打造产业升级版,从创新驱动、园区建设、项目牵引、平台支撑四个方面入手,围绕光电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输配电与控制设备、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链条,“强筋壮骨”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新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光电显示产业这条产业链为火炬高新区独占全市四成多的工业份额,贡献了一半以上产值。

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之所以姹紫嫣红,源于悉心培植。在光电显示产业链中,高新区坚持围绕龙头企业,根据产业链条上中下游还缺哪一环,全球范围内还有哪些关键企业可以填补这些空白,都一一剖析,并据此研究制定产业招商目标和计划,有的放矢、集中优势引进。事实上,坚持产业链规划、招商、培育,进而创造“产业链效应”,正是火炬高新区做大做强的一大成功经验。火炬高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对台区位优势,对接光电产业的转移,推进两岸光电产业在技术攻关、市场拓展、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合作,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让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产生“聚合效应”。宸鸿科技、友达光电、冠捷显示等一批大型企业在高新区落户后,带来产业高度集群化所产生的强大吸附力。100多家光电及相关配套企业纷至沓来,覆盖光电显示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友达光电为例,其相关的配套企业,就多达20余家。

围绕产业的“强筋壮骨”,除为园区企业提供完备的园区基础设施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外,高新区还配套建有火炬(翔安)保税物流中心,园区企业的产品在这里快速运输配送,互为原料。该中心已成为集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分拨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于一体的运作平台,帮助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连续两年进出口货值居全国保税物流中心榜首。

去年,总投资达70亿元的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二条第5.5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生产线在高新区投产。今年伊始,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链条上游的关键一环被填补,世界三大液晶基板玻璃制造厂商之一——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投资的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项目签约落户高新区,该项目设备投资额约41亿元,建成投产后,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将形成从上游的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背光模组,到中游的显示屏制造、显示模块组装,以及下游电视机、显示器整机的完整产业链。而在天马微电子、开发晶照明以及冠捷科技等项目的背后,可以看到中航工业、中国电子等央企的投资身影,这是厦门市与央企高效对接的典型,也是火炬高新区着力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的力作。

承接产业转移,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增长,已成为火炬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孜孜以求的发展动力。到2021年,火炬高新区将力争使光电显示产业在现有近千亿元产值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2000亿元。同时,抓住台湾高世代面板产业积极向大陆开放的机遇,把厦门建设成国家五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之一。

最新相关

中国光伏赋能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在《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与中国"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之际,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支持、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光伏赋能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主题交流会日前在京举行,会上发布的《2025中国光伏建...

SKF推出了专利共享港(The Patent Bay)

SKF推出了专利共享港(The Patent Bay)

上海2025年11月10日/美通社/ -- SKF 宣布推出全新开放平台——"专利共享港"(The Patent Bay)。该平台将向企业免费开放斯凯孚部分精选专利,旨在加速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

绿电将从"配角"变"主角"

未来5年,中国新增的电力需求,将主要由风电、光伏等绿电来满足,绿电将从"配角"变"主角"。今天的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中国能源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过去,家里开灯、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