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三峡上海院编制的奉贤1#海上光伏项目环评报告正式获得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沪环保许评[2025]54号),为项目顺利推进及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海上“风光同场”市场化引领项目,位于杭州湾北岸奉贤区海域,利用已建奉贤海上风电场海域,建设500兆瓦光伏阵列,实现风电与光伏协同发电,建成后运行阶段每年平均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83084.85万千瓦时。
作为国内首个“风光同场”项目,环评编制过程中面临包括大面积光伏阵列遮蔽导致的海洋光照变化、水温层结与溶解氧分布改变,以及“风光同场”运行对海洋生态的叠加影响等多项行业共性难题,国内尚未建立成熟评估体系。
针对这些挑战,三峡上海院项目组采用长江口杭州湾近岸海域三维多过程作用、多要素耦合的生态系统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首次实现对光伏遮荫条件下叶绿素a浓度、水温层化的精准模拟,填补了该领域定量化评估的空白。
基于模型定量结果,项目组结合区域历史生态数据和现场实测,系统解析了项目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类资源的潜在影响,并提出阵列透光结构优化、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和长期生态监测等一体化补偿措施,为项目合规通过环评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保障,将为更多“风光同场”“渔光互补”等复合利用模式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