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电管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管家集团)共建的“主动虚拟电厂联合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于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管海兵,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亚东,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黎灿兵,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严正,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何光宇一行与电管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邵忠,电管家集团副总经理顾华春,电管家集团总工程师陆玮,电管家集团总经理助理王晓冬,电管家集团数智中心总监郭扬一行共同出席会议。“主动虚拟电厂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是电管家集团在能源数字化转型征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稳步推进,虚拟电厂作为聚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促进供需协同的新型经营主体,战略价值日益凸显。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明确提出加快提升虚拟电厂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主动虚拟电厂”是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何光宇教授团队在现有虚拟电厂基础之上提出的创新理念,旨在通过全天候运行、多场景利用等技术手段,突破现有虚拟电厂可持续运营难题,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该理念已经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与会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为此次合作指明方向、凝聚力量。
电管家集团作为一站式智能微电网运营服务商,在虚拟电厂领域已具备从资源整合到实际运营的实践探索,凭借用户侧能源服务经验与项目沉淀,为深化虚拟电厂相关技术落地奠定坚实基础。上海交通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标杆学府,依托前沿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实力,为行业发展提供核心科研支撑,何光宇教授团队在新终端(互动智能体与预测性运维)、新平台(低碳园区与主动虚拟电厂)、新机制(准线需求响应与新型电力市场)、新调度(供需双侧调度)等研究方向上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果在上海、海南、湖南等多地应用。
虚拟电厂的高质量发展,亟需成功搭建起“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上海交通大学在能源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淀,与电管家集团的产业资源、场景优势高度契合,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纽带,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聚焦虚拟电厂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落地。
根据合作规划,“主动虚拟电厂联合研究中心”将紧扣行业发展痛点与政策导向,由电管家集团投入千万级研发资金,重点开展三大领域的攻坚工作:
1在主动虚拟电厂运行调控方面,重点突破精准调控机理与全天候运行方法,构建可主动调控、全天候运行、多场景常态化利用的技术体系;
2在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领域,深入探索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的新机制,研发适应分布式能源特性的交易策略与风险管控模型,提升虚拟电厂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在虚拟电厂新型计量设施领域,着力研发高精度、智能化的能源计量终端与数据采集系统,构建面向虚拟电厂的多维度、全场景监测体系,实现从数据采集到价值挖掘的完整技术链条。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亚东向电管家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邵忠和电管家集团总工程师陆玮颁发“学生职业生涯导师”聘书。
“主动虚拟电厂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将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主动虚拟电厂示范群,为低碳城市电网建设提供上海样本,还将创新虚拟电厂运营模式,提升我国在国际虚拟电厂领域的影响力,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彰显校企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示范价值。
站在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电管家集团将与上海交通大学紧密协作,以“主动虚拟电厂联合研究中心”为平台,推动更多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构建“AI+智能微电网”体系筑牢技术根基,共同探索能源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