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后,有关新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已起草完成的消息频见报端。消息称,方案已递交到国务院,有望于近期获批出台。新一轮电改再引热议。
自2002年“厂网分开”实施以来,电改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今天终于迎来实质性推进的信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体制改革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为新电改方案的顺产提供了非常好的时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份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对发改委提出要求,在今年底拿出新电改方案。”
电改是一块异常难啃的“硬骨头”,而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过问,被业内外人士解读为新一届政府推进电改的决心。不少专家认为,政府反复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而反腐运动也让人看到了政府的强大勇气和决心,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推进电改,中国电力体制就不怕改不动,不怕理不顺。
当前媒体讨论最多的所谓“新电改方案”提出“四放开、一独立”,即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相对独立。上述改革明显会触动电网企业利益链,将会破除电网公司所掌控的巨大权势。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疆对企业观察报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早已编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确立了电网企业新的盈利模式,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及销售电价差作为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
电改再次上路,自然被寄予厚望。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疆强调说:“有关电改方案的讨论仍在继续,正经历着上下、内外、左右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处于百家争鸣阶段。”他认为,电改是一个复杂的事情,目前各媒体报道的“方案已递交国务院,有望于近期出台”的言论过于乐观,而公开谈论的所谓方案内容也只是部分被业界专家各自认可的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电改方案在年底前出台有较大难度。
本报记者致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答均是方案正在审定中,尚无定论,不便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