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1986年的今天,人类历史上一起最严重的事故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核原料泄露。
时间过去了30年,但往日繁华的普里皮亚季仍然还是一副鬼城的样子。
据统计,那次灾难的放射性沉降物。污染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4440平方公里的农田和6820平方公里的森林。而这一污染的时间将长达两万年。
根据乌克兰卫生部的统计,有240万人因为此次核事故患病,而其中45万人是儿童,这些儿童没有一个是出生在核事故发生期间。当时他们的父母还都是孩子。当时参与事故“清理”工作的50万人中,有20%在30-40岁逝世。剩下的人90%都患有因辐射引起的疾病。
当然,现在核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如果不是大型地震,核电站还是十分安全的。前几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地震只是诱因,主要在人为疏忽。距离震中更近的女川核电站在震后就完好无损。
核能,一方面以其巨大的能量效益带给人们憧憬,另一方面又伴随着放射性的恐怖字眼让人们恐惧,这种复杂的情绪使人们对它保持着一丝敌意。
灰色的核电,绿色的光伏
相比之下,光伏作为可再生的真正清洁的能源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2015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累计发电量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4%。“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年均增长229%。
2015年也是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突破性的一年,截至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158万千瓦,同比增长67.3%,约占全球的1/5,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光伏第一大国。
一直以来,我国的光伏能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但是跨区域输电能力的不足是阻碍集中式光伏发展的重要因素。大规模发展太阳能需要建设电力外送通道。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大规模并网发展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冲击。分布式发电贴近用电负荷,并且符合智能配电、用电的发展方向,未来将成为国内光伏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分布式光伏可能占据50%的市场空间。
我们来对比一下“前光伏一哥”
一个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光伏发展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德国的占地面积仅有中国的3.7%,光伏的装机量却几乎不输中国。同时,德国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高,虽然由于我国西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拉低了平均值,但像德国这样的人口密度也可以想象占装机量重头的必然是分布式光伏。
我国光伏发电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各种工业厂房屋顶、公共建筑以及千家万户居民开展了各种分布式应用,许多地区把光伏与农业、渔业、生态治理相结合,开辟了各种“光伏+”应用新模式。
除了对电网的支持以外,光伏的发展还会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根据IRENA的预计数据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从业人数(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达到770万人。其中还不包含大型水电。而且,美国的太阳能电力领域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美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就业人数。
未来几年,随着国家和地方解决分布式光伏的困局政策密集的出台,分布式光伏项目收益有望大幅提高。当然除了国内市场,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一直保持着比较强的竞争力,光伏产业全产业链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年光伏电池及组件出口量达到2500万千瓦以上,出口额达到144亿美元。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