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630亿市值的光伏巨头,突然更名了

一家光伏巨头更名了。

2月21日晚,保利协鑫能源公告,董事会建议更名为“协鑫科技控股”,突出硅材料科技的主业。

在前一天,它再度入列恒生综指成分股。

过去两年,这家多晶硅供应商,很有戏剧性,涨跌动荡不断。

低谷时,它的股价才0.21港元,半年左右的时间,一度攀上3.88港元,上涨超过16倍,旋即又迅速下跌,长期停牌。负责审计的德勤也退出合作,不愿给审计报告签字。

现在,它正时来运转:接连接下大额订单,获得高瓴大额投资,公司市值回升至630亿人民币(截至2月22日收盘),最近正讨论重回A股。

协鑫科技似乎在演绎一个困境反转的故事。这一切,离不开“颗粒硅”,更离不开“双碳”的东风。

能耗的“原罪”

2021年,中国风电、光伏的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11%左右,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在2025年要到16.5%。

全国每用6度电,1度要风能或者光伏。

光伏发电,关键原料是多晶硅,直接或加工成单晶硅后,用来制造电池板。制造光伏级的多晶硅,大多数采用一种方法,习惯称之为“西门子法”。

它最初就由德国西门子实现工业化的,原理大体这样,在1100℃左右的高纯硅芯上,用高纯氢还原高纯三氯氢硅,生成多晶硅沉积在硅芯上。

方法几经改良,品质很可靠,却有个缺点:能耗高。

不妨简单想象下,要将硅芯加热到1100℃,才能促成化学反应和硅的沉积,升温、通电加热和炉体的冷却控制,每个环节都耗电,回收、利用副反应产生的化学气体,能耗也不少。

行业内部测算,2020年,西门子法的综合能耗为66.5kWh/kg-Si,即制造一公斤硅,耗电66.5度。

大家知道,电解铝以高耗能闻名,对比多晶硅,也小巫见大巫。根据国家指导标准,每吨电解铝耗电1.25万度,不足西门子法的1/5。

202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大概50万吨,按能耗推算,单单制造多晶硅,全国一年要花332.5亿度电,相当于上海一个城市年用电量的1/5。

这也成光伏的一种“原罪”:就全生命周期来说,光伏是绿色的,但是,多晶硅这种核心原料非常耗能,“一出娘胎”就带有高耗能的印记。

颗粒硅技术,首先可以省能耗。

新路线的正式学名,叫做“硅烷流化床法(FBR)”,简单说,将硅颗粒种子铺到带气孔的床层上,从下面通入三氯化硅等气体,这时,硅颗粒种子就是流体状态,加热反应后能产出较大的硅粒,反应温度只有西门子法的60%左右,耗电量会低很多。

西门子法产出棒状硅,破碎硅料成本也高,颗粒硅不用破碎即可直接使用,形状大小均匀,也是重复直拉单晶理想的复投料。

保利协鑫预测称,较之西门子法,颗粒硅全成本大概下降30%,其中电耗下降70%,人工下降60%,水耗下降30%,氢气消耗下降40%。

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公开说,综合电耗已降至18kWh/kg-Si,仅为西门子法的3成。

保利协鑫官方向《21CBR》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使用硅烷流化床法技术,仅多晶硅环节,1GW多晶硅料可减排13万吨二氧化碳,比西门子法多减碳74%;整个光伏产业链,1GW元件至少可降低47.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这样算,单单多晶硅料环节,能减轻碳排放超过700万吨。

好处这么多,颗粒硅技术为什么冷了50多年呢?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