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迪电池与徐工集团携手蓄势智创未来
2025年2月15-16日,"徐工&弗迪第三届超级电池日"在徐工集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徐工集团、弗迪电池、无锡财通,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300余名嘉宾,共同聚焦前沿技术议题,深入探索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和策略。...
2025年2月15-16日,"徐工&弗迪第三届超级电池日"在徐工集团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徐工集团、弗迪电池、无锡财通,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300余名嘉宾,共同聚焦前沿技术议题,深入探索绿色能源发展的新方向和策略。...
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为了进一步推进全铁液流电池相关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北京索通新动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索通新动能”)与北京北化大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及程元徽教授经友好协商,就后续设立合资公司的相关事项达成一致意向,以加快推动全铁液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
记者从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深圳理工大学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校内铺设11945.94平方米光伏,年发电量约222.89万千瓦时,可为校园提供6.27%的电能。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的建设备受关注。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是深圳理工大学建设工程项目打造零碳校园的重要尝试和关键路径之一。将光伏组件与建...
2025年1月12日,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等主办的"2025年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对外发布《2025年中国能源经济指数研究及展望》等八份研究报告。该系列报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魏一鸣领导的研究团队,根据上一年度国际和国内能源经...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科技创新团队的6名"00"后青年学生,将先进控制理论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具体运行场景,同时在光伏系统稳定性预测平台方面取得新突破,助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弱的难题,在国内控制算法和平台辅助方面处于领先水平,有望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
9月11日,国鸿氢能与重庆理工大学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理工大学顺利举行。重庆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田波,重庆市政协委员、九龙坡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学技术局局长陈旭川,国鸿氢能CTO、副总经理刘志祥博士出席签约仪式。重庆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宋林琳和重庆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研发再次取得进展。日前,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单位科研团队合作,成功突破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难题,并开发出光电转换效率达32.5%且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在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看来,钙钛矿叠层效率的起点,比目前晶硅组件效率的终点都要高,未来十年,钙钛...
香港理工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发出一辆新型冷藏车,既支援太阳能供电冷藏系统,又具备车联电能储存及交换技术。这一项目旨在推动冷藏车从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电动化全面转型,助力香港的绿色科技应用。据介绍,新型冷藏车由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教授郑家伟所带领的团队研发。冷藏车...
6月17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武汉理工”)与大力储能正式签署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汪怡平、储能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刘毅辉等相关院系负责人,大力电工党委书记、董事会秘书余志金,大力储能总工程师余龙海出...
2024年4月10日,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嗨氢能”)与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潘牧、特嗨氢能总经理段志洁等出席了本次活动。根据协议,双方强化氢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和商...
3月12日,清华大学田煜教授一行到访北京绿钒参观交流,并与绿钒创始人胡波博士就液流电池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创新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胡波博士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液流电池测试中心,并表示绿钒坚持新技术的研发、新模式的探索、新资源的整合等多条行业发展主线,在液流储能产业链多个环节中掌握核心技术...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的科学家建造了三颗新卫星,成功发射到轨道上,使南洋理工大学的卫星发射总数达到13颗。这些卫星(称为SCOOB-II,VELOX-AM和ARCADE)将用于进行轨道实验,例如在太空中测试3D打印部件,测量大气数据和评估新的空间材料。ARCADE(大气耦合和动力学探测器)卫星旨在测量大气耦合研究的数...
麻省理工大学(MIT)近日成功开发出了新型"薄如纸"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可应用于各种表面以产生高度可集成的多功能太阳能。该电池使用可印刷电子墨水形式的纳米材料,将电子材料层沉积到准备好的、厚度仅为 3 微米的可剥离基板上,并使用丝网印刷将电极沉积在结构上以完成太阳能模块。记者了解到,研究人员然...
最近,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出于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为渔船安装了太阳能板,替换了之前使用的柴油。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因长期从事太阳能技术项目造福社会和环境而蜚声海内外。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智能生态光伏船这项名为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智能生态光伏船的项目是一...
"作为廉价清洁能源领域的翘楚,钙钛矿光伏技术的研究意义更加凸显。如果能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用电成本将大大降低,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成果论文,该研究首次提出钙钛矿原位两步法制备策略...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简称PSCs)是当今光伏领域研究前沿,柔性PSCs由于重量轻、可弯曲折叠、表面结构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与户外装备、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电子设备等结合,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由缺陷导致的电荷复合造成的严重能量损失,限制了柔性PSCs性能提升。同时,柔性PSCs在应力作用下的机械稳定...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光电转换技术。作为自然界光合作用中心的核心组分,卟啉具有很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和易于修饰的结构,可用于太阳能的捕获,是一类重要的DSSC敏化染料。近年来,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解永树教授课题组在该领域进行了...
华东理工大学吴永真教授和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电池大面积空穴提取层的制备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其实验室小面积器件的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已经达到25.2%。为实现商业化应用,还需要解决钙钛矿电池的...
北京理工大学光梭太阳能车团队自主设计开发的“振发”号太阳能车,参加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2015年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World Solar Challenge)。历经57小时完成比赛,验证了太阳能车系统的综合性能。纯太阳能行驶里程1823公里,较2013年赛车提高了400多公里。
2013年8月13日,浙江环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为北理工光伏科研项目配备的智能发电功率优化系统顺利安装完成。该项目位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教学楼屋顶,总装机量14.4KW,据工程总设计人员介绍: 该系统所配备的智能功率优化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光伏组件的发电潜力,最大可提升25%的输出功率,针对部分组件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