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SHJ太阳电池的商用TCOs:优化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摘要硅异质结(SHJ)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高达24%以上。与当今广泛使用的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PERC)电池技术相比,SHJ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差异点是使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种材料给电池性能和成本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展...
摘要硅异质结(SHJ)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高达24%以上。与当今广泛使用的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PERC)电池技术相比,SHJ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差异点是使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种材料给电池性能和成本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展...
全固态电池被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且有望在5-10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但目前行业标准不统一,阻碍了其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业内专家指出,应尽早开展固态电池标准化工作,以便推动电池的规模化制造、梯次利用回收和换电模式推广。电动汽车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1、韩国锂电储能电站安全事故概述近三年来,国内外锂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增长迅速,据统计,仅2017-2018年间电化学储能装机由2926.6GW增长至6625.4GW,年增幅126.4%。其中,韩国锂电储能在其可再生能源证书奖励政策激励之下迅速发展,2018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中,韩国几乎占据全球45%。然而,韩国储能电站...
硅异质结(SHJ)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可大规模生产的太阳电池技术,其转换效率高达24%以上。与当今广泛使用的钝化发射极和背接触(PERC)电池技术相比,SHJ太阳能电池的一个关键差异点是使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这种材料给电池性能和成本带来了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展示使用...
相较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能提供更好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但目前而言,固态电池迫于技术和成本的双重制约,距离产业化仍然需要很长时间。光大证券认为,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目前中国大部分的汽车厂商和新能源厂商也在参与固态电池的研发。固态电池的不同技术路径2019年12月,工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燃料电池创新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半导体异质界面电子态特性,把质子局域于异质界面,设计和构造出具有最低迁移势垒的质子通道,从而助推超质子,获得优异电导率。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副教授吴艳为第一作者,教授朱斌和副研究员宋怀兵为共同...
水系锌-有机电池由于其丰富的储量、内在的安全性以及低廉的价格而倍受青睐。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崔光磊研究员,赵井文副研究员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其春教授合作,采用水合锌盐加中性配体的简单、低成本配方,提出了一种水合熔盐锌基电解质,有效解决了锌负极及有机正极在水系电解质...
摘要: 针对晶体硅太阳电池缺陷的检测问题,利用多种测试设备(EL、PL、Corescan等),在电池制作的主要工序段(扩散、镀膜、印刷、烧结)对硅片和电池片进行检测,归纳和总结了电池的各种典型缺陷的成因,利用这些检测手段和分析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类型,有利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质量...
前几天,库叔一篇题为《这个资源全球都在抢,一条新闻引发中国股市动荡!特斯拉要干什么?》的稿子引起了热议。文章提到,锂离子电池的到来给不仅给电动汽车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不同技术路线还会与全球汽车社会和能源结构产生密切而微妙的联系。今天库叔转发中国工程...
2019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而言,都是颇为艰难的一年。补贴退坡、降本压力大、资金链紧张,不少企业在阵痛中挣扎求生。由于受整体销售状况持续不佳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部分整车及动力电池厂商的资金周转出现了压力,一些企业因客户未能按约支付货款,大幅增加计提对其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对企业的...
导读: 无论从主观看还是客观讲,发展固态电池都是必然的选择,当然时间可能会比较漫长,道路可能会比较曲折。电池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了,但也同样遇上了瓶颈,急需新一代技术的诞生,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固态电池是有望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中,呼吁声最高的一种。因为全固态电池不仅技...
导读: 不可否认的是,固态电池已经迈出产业化的步伐,未来可期!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锂电池发明者--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美国科学家斯坦利•威廷汉以及日本科学家吉野彰。其中,被称为"锂电池之父"、现年97岁的古迪纳夫近期研究的重点是锂电池的前沿领域--固态电池。随着科学的进步,液态...
天气越来越凉,电动车加速起来特别慢,而且续航里程也大大缩短。根据现有数据可知,在0℃以下锂离子电池的输出性能受影响,在-20℃以下的低温时电池的性能均有明显的恶化,在-40℃电池只能放出额定容量的30%甚至更低。市场上选用电动车的车主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保养电池、如何让电动车更加持久耐...
摘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型光伏系统建造在沙漠地区,由于常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这些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稳定高电压表现正变得日益关键。高电压太阳能电池有着更低的温度系数,有助于光伏系统转化更多的电能。标准钝化发射极与背电极电池(PERC)器件的电压低于680mV,属于中等水平,并且在沙漠地区有出现衰退现...
摘要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是“全表面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原型;这种接触电极能使典型开路电压达到730-750mV。尽管比起标准钝化发射极和背电极电池(PERC)技术,SHJ技术只需要更少的制造工序就能取得更高的效率,但其市场却一直上涨缓慢。本文讨论了在过去10年里该技术已经克服的难题,并...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具有成本低、环保、可加工等优点,在柔性和大面积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人员主要通过新材料合成、器件优化以及界面工程等提高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其中,界面工程对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传统金属及其盐、纳米级金属氧化...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持续提升也推动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目前普遍使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远远无法满足高比能电池的设计需求,因此容量更高的Si和SiO材料体系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即便是容量更高的Si负极也无法满足400Wh/kg,甚至500Wh/kg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需求,因此金属L...
摘要: 镍钴锰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低毒和廉价的特点,此外,三种元素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1高镍三元材料镍钴锰具有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低毒和廉价的特点,此外,三种元素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在氧化还原储能中,镍是主要...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之中,锂电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锂电池的性能及容量与其负极材料的合成成分有很大的关系。以往在进行锂电池生产加工时,负极材料一直以天然石墨为主要成分,这使得锂电池的使用性能一直无法得到突破。而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纯碳负极材料被应用到锂电池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宣布,由其牵头承担的纳米先导专项"全固态电池"课题已通过验收。这一技术进展将推动国内全固态锂电池的规模化应用。业内人士表示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接近极限,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要想进一步提升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就需要进一步提升电池中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