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中国光伏还有多少空间?

如果你看着中国光伏产业链已经涨了好几倍了就不研究它,你将错过这个有未来的行业。马斯克多次发表言论认为光伏甚至比新能源车前景更大。苹果环形总部的屋顶也都用的光伏发电。环保、可再生、成本低、技术不断突破令光伏这个行业看起来就很酷很有未来。而中国就坐在光伏这辆大车的驾驶座上。自18年始,...

电燃料储能系统: 让充电像加油一样简单

给新能源车充电,有没有可能像加油一样简单?电燃料储能系统或许可以变理想为现实。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赵天寿提出了电燃料储能(e-fuel)的概念,使用者可以将事先在充电站充好电的载电液体直接灌入电燃料电池中,用于放电和后续使用。由于车上电燃料电池的电极专...

从造纸原材料到阴性电极—碳气凝胶走出空气电池新路径

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小心翼翼地从透明塑料壳中取出一块黑乎乎的材料。它的质地看起来像一块烤焦的蛋糕,但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几毫克。当人走过,切“蛋糕”时产生的小碎屑会在空气中飘浮一会儿,再缓缓降落。这黑乎乎的“蛋糕”其实是实验室成员...

3D打印加持 “长续航”电池可期

无人机、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等实现“长续航”,一直是人们热切期盼的事。然而,由于缺乏具有稳定“储能”与“供电”能力的电源系统,这一期待总是会落空。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传来了好消息——利用3D打印技术或可助力解决“长续航”面临的瓶颈问题。日...

太阳能应用新突破: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据油价网6月11日报道,植物及其将光和空气转化为燃料的巧妙方式,已为许多科学家带来了灵感。如今,光合作用为解决我们的二氧化碳问题奠定了基础。瑞典林雪平大学(Swedish Linkping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学物质作为燃料的方法。他们设计了一种称之为光电极...

莱斯大学的“人造树叶”装置可将水和阳光转化为氢燃料

来自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简单的新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将水和阳光转化为氢燃料。该系统与其他“人造树叶”的设计非常相似,但该团队表示,该系统可以自给自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该系统由一个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组成,连接到由催化剂制成的电极上,将水电解。当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

太阳能分解水构建一片“氢农场”

"氢农场"体系户外实验装置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的一项成果,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他们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的太阳能分解水规模化制氢策略--"氢农场"策略,并使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效率创世界纪录。"氢农场"策略类似于农场种庄稼,春天...

燃料电池缘何又再次引发产业热议?

燃料电池板块近期表现强势,背后的缘由或系投资者对产业发展前景的看好。昔日大火的题材燃料电池今日再度迎来高光时刻。在市场情绪不怎么活跃情况下,依然有德威新材、厚普股份、大洋电机三只龙头股涨停,雪人股份、全柴动力涨幅也超过5%。即使在大盘逐渐走低情况下,燃料电池板块依旧保持红盘。燃料电池...

光催化光纤,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气

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光纤转变为光催化微反应器,该反应器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燃料。这项突破性的技术用光催化剂覆盖了微结构化光纤棒(MOFC)的内部,该光催化剂通过光产生氢,可以为广泛的可持续应用提供动力。南安普敦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在ACS Photonics中发表了他们的概念验证,现在...

有了“氢农场”,太阳能光分解水制氢效率创国...

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可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为化学能,是科学家长期以来的梦想。利用太阳能实现高效水分解制氢,不仅可以缓解人类能源的问题,还有望替代化石能源并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然而,光催化过程又是一个跨越多个时间尺度的复杂反应过程,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的前沿科学。记者今天从...

大连太阳能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效率创国际最高纪录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灿院士、李仁贵研究员等在太阳能可规模化分解水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 率先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全新的"氢农场"策略,该策略基于粉末纳米颗粒光催化剂太阳能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效率创国际最高纪录。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可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为...

研究人员研发吸收太阳光的单分子 将太阳能转化为氢气供汽车使用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首次研发了一种能够有效吸收阳光的单分子,而且该分子还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将太阳能(000591,股吧)转化为氢气,而氢气可作为清洁的燃料替代品,用于燃油汽车。该种新分子可以从整个可见光光谱中收集能量,与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可以多利用50%的太阳能。这一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对...

【东吴研究 | 2月金股】疫情的脉冲式影响

投资要点策略分析: 进入2月份,我们将其定性为逢低布局期,预计未来1-2周市场受疫情影响继续调整,但拉长时间看,基于疫情对经济的脉冲性影响,综合科技产业的大趋势,2月份出现的调整反而是逢低布局的机会,结构上仍然看好科技和电动车。一方面,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预计未来1-2周A股整体基调为调整...

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

1月17日,新年伊始,全球首套千吨级规模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试车成功。该项目迈出了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太阳燃料合成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而电解水制备绿氢、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甲醇等液体燃料,把可再生能源存...

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17日对外披露,全球首套千吨级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当日在甘肃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试车成功,该项目迈出了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步。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图为光伏发电。 大连化物所供...

能源2019 | 技术需向深处行

在有记录可查的人类5000多年文明史中,薪柴、畜力乃至人力作为主要能源,支撑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随着煤炭、电力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大规模应用,虽然时间不长,但人类文明以及财富,却在这短短数百年间爆发式的丰富与增长。能源,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而推动能源发展的,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与人类思...

2019 能源企业的“上市梦”

几乎每个企业都有一个“上市梦”,能源企业亦不例外。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2月24日,共276家企业IPO上会,其中242家通过证监会审核,通过率87.68%,较去年全年64.53%的通过率高了23.15个百分点。从已经上市的企业数量来看,截至12月24日,共有198家企业在A股成功上市,相较于去年全年的105家...

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方向在哪儿

更安全可靠的性能、更长距离的续驶能力、更短的充电时间、更长的电池寿命……在这些现实需求面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仍然面临诸多瓶颈,例如在电池能量密度难以有较大突破的情况下,为了追求长续驶,车上搭载的电池越多车身重量就越大,这极大地影响车辆安全性,并延长充电时间;此外,快速充电在一定程度...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发首款碳中和锂-二氧化碳电池 能量密度超锂电池7倍

据外媒报道,锂-二氧化碳电池(Lithium-carbon dioxide batteries)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储能系统,因为与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相比,此类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了7倍以上。不过,虽然锂-二氧化碳电池有能力存储更多的能量,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科学家研发出一个可以充电的锂-二氧化碳电池原型。现在,美国伊利诺伊...

世界上首个完全可充电的锂-二氧化碳电池原型诞生

锂-二氧化碳电池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能量存储系统,因为它们的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七倍以上。然而,直到目前,科学家们仍无法开发出完全可充电的原型,尽管他们具有更多的储能潜力。伊利诺伊大学(UIC)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最先表明锂-二氧化碳电池可以以完全充电的方式运行,并且他们已经成功测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