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共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中国能建宋海良拜会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5月11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济南拜会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双方围绕深化多领域务实合作,助力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共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林武对宋海良一行表示欢迎,对中国能建长期以来积极参与支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他表示,当前...

2023中国储能企业创新力TOP30总榜单发布

中国化学与物理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第二次开展储能企业创新力研究,评价数据以2022年为准,通过会员企业申报、媒体披露和紧密相关的上市公司年报等多种数据获取渠道,最终形成2023储能企业创新力TOP30总榜单及细分市场榜单。创新力报告的评价对象主要是CESA储能应用分会广大会员企业和储能业务相关的上...

到2025年全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万千瓦 《广西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2030年)》发布

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广西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3—2030年)》。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由示范应用进入商业化应用初期并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全区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300万千瓦左右,其中集中式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不低于200万千瓦。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产业耦合的道路在何方?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基于全球绿色发展大势作出的承诺,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作为实现"双碳"的重要环节,能源转型近年来正在深刻引领我国的产业变革。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

中科院原院长:碳中和下能源3大方向!

导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大规模无序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持续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巴黎协定》,要实现2℃温升控制目标,全球要在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各国积极响应,陆续制定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

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张家口推进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核心区建设

近日,在位于张家口经开区的安智科为新能源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2015年,张家口市获批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安智科为同期入驻张家口。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21项专利技术,以智慧储能设备及方案、一体化电源及充电桩、智慧云平台等产品为主,辐射软件开发...

山东省征集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第一批)

4月10日,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关于征集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第一批)的通知》。以下为原文关于征集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第一批)的通知各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有关单位、企业: 为推动新型储能有序发展和科学实施,根据《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精神,现就征集2023年度新型储能入库...

毕马威专家:储能行业处于规模化发展转变关键期,要跑通经济性

毕马威中国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和储能分会近日联合发布了《新型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毕马威中国能源与天然资源行业主管合伙人蔡忠铨表示,新型储能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热(冷)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氢(氨)储能,不同新型储能技术内在特性不尽相同,各有其优缺点...

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初显 诸多堵点待疏解

记者近日采访调研时了解到,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化应用趋势逐渐显现,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相关产业链加速布局,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已初步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在安全性、技术创新、市场机制、收益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亟须多措并举疏解堵点。双重驱动规模化...

7.3GW/15.9GWh!《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前言发布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密切追踪了主流国家和地区的储能项目、厂商、政策、电力市场规则、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其市场发展特点进行了客观总结;结合新型储能发展需求,对各类型储能技术全面剖析;针对各个储能细分市场的应用难点与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度解析,并对未来市场发展机遇及规模进行了预判...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23〕4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3月15日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涉及太阳能发电装备制造!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

3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包括太阳能发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适应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组织修订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形成《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一场储能大会厘清行业发展未来

凭借储能,能源领域的"不可能三角"(即: 低碳清洁、供给充足、成本低廉不可兼得)正在被打破。而当我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蓝图逐页展开时,储能也成为这个国家战略能否实现的重中之重。新能源是我国和全球实现碳中和最亮眼的名片,也是底气和支撑。正是因此,新能源在新时代肩负着重要的...

宁夏:推进以大规模熔盐储能技术为中心的多能互补利用

2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印发《宁夏“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在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布局上,要结合银川坚强局部电网建设,以打造坚强统一电网联络支撑、本地保障电源分布平衡、自备应急电源承担兜底、应急移动电源作为补充的四级电力系统体系为目标...

宁夏发改委关于印发《宁夏“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2月23日宁夏发改委印发《宁夏"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加快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和规模化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等相关要...

张家口市布局建设千万千瓦级储能基地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张家口市尚义县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现场,通往地下厂房的进厂交通洞和通风兼安全洞正在紧张掘进中。"作为我市首座抽水蓄能电站,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400兆瓦,共布置4台单机35万千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15.4亿度。项目预计2026年6月全容量投产,每年可节约标煤12万吨、为...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翻番 部分项目“建而不用”待破解

870万千瓦,这是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与2021年底的超过400万千瓦相比实现了翻番。当前,我国初步建立新型储能行业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建设新型储能积极性高涨。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整体还处于从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的阶段,部分储能项目"建而不用"问...

定计划扩产能忙签约 储能市场持续供不应求

近日,储能产业好消息不断。多家A股上市公司接连透露储能项目开展情况,涉及扩产、签约、资产整合等多个层面。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张上游在接受《证券日报》...

中国能建拟定增募资不超150亿 投向光伏风电等多个新能源项目

中国能建2月15日晚间披露,拟定增募资不超150亿元,投向中能建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及乌兹别克斯坦巴什和赞...

能源局:2022新型储能装机达870万千瓦!

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以及全国电力市场交易规模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王大鹏副司长介绍了2022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