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IMS建立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研发体制
日本物质及材料研究机构(NIMS)的纳米材料科学环境基地(GREEN)于2015年1月7日在东京举行了“第9届纳米材料科学环境基地研讨会”,并在会上宣布,关于最近备受关注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已建立起了相关研发体制。GREEN副主任、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特别基地小组负责人宫野健次郎介绍了成立该小组...
日本物质及材料研究机构(NIMS)的纳米材料科学环境基地(GREEN)于2015年1月7日在东京举行了“第9届纳米材料科学环境基地研讨会”,并在会上宣布,关于最近备受关注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已建立起了相关研发体制。GREEN副主任、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特别基地小组负责人宫野健次郎介绍了成立该小组...
日前,中国多晶硅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组织专家在银川对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宁夏发电集团)承担的“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关键技术研究及工业示范”课题进行了验收。据了解,原宁夏发电集团为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两翼并举的发展战略于2006年底开始组织科研团队从事冶金法多晶硅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赵一新特别研究员带领其可再生能源研究团队在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内在机理研究方面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在化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CI影响因子IF 11.444),《Journal of Physical Che...
9月15日,"电力转型国际研讨会: 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及途径"在北京召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能源基金会共同介绍了《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途径研究》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在2050年或是更早时间能够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即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
日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光伏发电智能化监控系统”科研项目验收会。来自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木联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下属中南 、华东和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代...
“2020、2030、2050中国太阳能发展路线图”研究课题于5月21日上午在上海SNEC成功召开意见征求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胡润青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战略研究的相关初步研究成果。课题组长许洪华研究员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课题研究...
据悉,由新加坡与德国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日前发表新的光源研究成果,透过两种新材料接口所产生的特性,可望使其用于打造出更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新颖超导体以及更小的硬盘。这个研究团队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Andrivo Rusydi及德国汉堡自由电子雷射科学中心(CFEL)教授Michael Rbhausen主导,新的研究成果...
2014年3月22日,随着中远集团所属"中远腾飞"轮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到位和离网发电调试成功,宣告由中远集团研发中心牵头推进、武汉理工大学承担研发的工信部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太阳能在大型滚装船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太阳能离并网光伏系统在中远集团初步建成...
为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密切合作,成功大学能源科技与策略研究中心订于29日上午9时30分在成大自强校区机械系馆1F三星讲堂举办「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产学论坛」。除公开已建设完成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核心实验室、介绍学术界之DSSC相关研究成果,也偕同产业界分享DSSC发...
9月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主办的《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发布会在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隆重举行。作为"新能源汽车蓝皮书"项目的合作伙伴,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产(中国)")出席了发布会,携手有关部门及众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家一起为新书揭幕,并就新书的出版背景、...
8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分析评估及规划技术研究”项目验收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综合评估体系、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相互作用特性仿真分析、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优化规划模型方面取得了创新,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
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宣布已创造出世界上最薄并且最具效率的光吸收剂。科学家们指出,这一纳米结构的厚度只相当于普通纸张的数千分之一,不仅大幅削减成本,还可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近一期的杂志《纳米快报》(Nano Letters)(详见注一)上。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Stacey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