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中山大学教授沈辉:光伏技术创新要做“长期主义者”

作者/小于来源/华夏能源网1839年,法国科学家E.Becquerel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缓慢地将两片铂金属电极插入到氯化银酸性溶液中,自此发现了液体的光伏效应。一扇足以改变未来能源体系的大门就此打开。1883年,美国科学家在锗片上镀上一层硒金属电极,建立了第一块光伏电池,即便这块电池的转换效率只有1%,却...

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推动新一代太阳能电池走向生产线

太阳能是人类拥有的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清洁、最可靠的未来能源。太阳能电池因为可以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备受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其中,作为第三代高效太阳能电池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前沿。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和英国牛津大...

首期投资60亿!福耀科技大学正式开工,预计明年6月竣工

5月14日上午,位于福州高新区南屿镇流洲岛的福耀科技大学项目宣布开工,校园首期基建面积约87万平方米,投资约60亿元。建设工期约为13个月,预计2023年6月竣工。福耀科技大学首期正式开工福耀科技大学选址于高新区南屿镇流洲村流洲岛,总面积18.57万平方米,其中,大学用地16.6万平方米。其是一所民办大学,...

国家能源集团与深圳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与深圳大学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国跃,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吉平,深圳大学副校长张学记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杨吉平主持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充...

中山大学教授沈辉:光伏技术创新要做“长期主义者”

作者/小于来源/华夏能源网1839年,法国科学家E.Becquerel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缓慢地将两片铂金属电极插入到氯化银酸性溶液中,自此发现了液体的光伏效应。一扇足以改变未来能源体系的大门就此打开。1883年,美国科学家在锗片上镀上一层硒金属电极,建立了第一块光伏电池,即便这块电池的转换效率只有1%,却...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太阳能技术转化项目造福社区

最近,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出于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为渔船安装了太阳能板,替换了之前使用的柴油。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因长期从事太阳能技术项目造福社会和环境而蜚声海内外。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智能生态光伏船这项名为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智能生态光伏船的项目是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发太阳能电池技术 使功率转换效率达到23.6%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团队,使由钙钛矿和有机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在能量转换效率方面创下了新纪录。这项技术突破为制造柔性、轻量、低成本和超薄光伏电池铺平了道路,有望为汽车、船舶、百叶窗和其他应用提供动力。(图片来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主要研究人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

东北电力大学光伏功率优化器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东北电力大学光伏功率优化器采购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吉林市丰满区深圳街98号大仝大厦24层(中亚众联国际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标部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2月11日 13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 ZY-HWZB-20220107项目名称: 东北电力大学光伏功率优...

华北电力大学侯宏娟教授:太阳能+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及系统仿真软件

近期,华北电力大学侯宏娟教授研发完成了"太阳能+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及系统仿真软件"。该仿真软件可根据风光资源互补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风光储系统集成方案;还可实现高精度的大规模风光储能源互联仿真;亦可用于不同多种可再生能源协同的不同场景中的规划、设计及运行优化中。该软件系统建立了综...

上海交通大学与锦浪科技签署关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

12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与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电网中心举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关新平、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鸣分别致辞;学院系主任尹毅等参加仪式。锦浪科技董事长王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亲切合影关...

隆基股份与兰州大学成立未来技术研究院

12月3日下午,兰州大学隆基未来技术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科学馆举行。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校长严纯华院士,副校长曹红、范宝军,党委常委安俊堂,校长助理贺德衍、许鹏飞,与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中央研究院二院院长徐希翔,产业研究院院长赵春光,品牌总经理霍焱,专业研究总监闻震利博士共同...

零碳自循环!国内首个新型智慧微电网系统在福州大学面世

每年提供零碳清洁能源约3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8.37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61.46千克……近日,记者从福州大学电气学院获悉,国内首个由高校自主研发,集教学、科研、产品展示等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源网荷储"微电网系统成功运行,可为分布式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和零碳建筑实现提供了技术路线,也为国家...

中山大学教授沈辉:光伏技术创新要做“长期主义者”

1839年,法国科学家E.Becquerel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缓慢地将两片铂金属电极插入到氯化银酸性溶液中,自此发现了液体的光伏效应。一扇足以改变未来能源体系的大门就此打开。1883年,美国科学家在锗片上镀上一层硒金属电极,建立了第一块光伏电池,即便这块电池的转换效率只有1%,却让人们第一次发现了可能颠...

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

10月27日晚,由东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倡议发起的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在南京举行。该联盟汇聚了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俄罗斯国立南乌尔大学等国内外近30所高校,是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

全球首个!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在南京成立

10 月 27 日晚,由东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倡议发起的 " 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 " 成立仪式在南京举行。记者了解到,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是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学联盟。现场,江苏省副省长马欣出席仪式并讲话。发挥大学优势,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合作交流△碳中和世界...

暨南大学Adv. Sci.:2D/3D异质结结构助力柔性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突破20%

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f-PSCs)因其在消费级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制备高性能的f-PSCs的关键是要在更粗糙以及不平整的柔性衬底表面上,沉积无针孔、致密和少缺陷的高质量的钙钛矿结晶薄膜。近日,暨南大学麦耀华教授团队围绕上述关键问题,首先,采用真空辅助结...

西安交通大学新技术使废弃太阳能电池板“变废为宝”

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固废回收难题日益突出。西安交通大学先进高电压与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套基于液电效应的太阳能电池板资源化回收装置,提出了新型、环保的电池板资源化回收工艺,可使废弃太阳能电池板"变废为宝"。太阳能电池板(示意图)我国是光伏生产和制造...

华北电力大学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9月24日,华北电力大学在第五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及创新成就展上正式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该校将通过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师资队伍、校园行动6个方面的20条举措,全力打造服务碳中和的人才培养高地、基础研究和科技突破策源地。下一步,华北电力大学将以"碳达峰、碳...

有效缓解“碳泄漏”,碳税与碳市场要协同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已上线交易一月有余,市场交易平稳运行。在碳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的同时,对碳税的讨论和呼吁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占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碳市场与碳税都是我国市场化的减碳的重要手段。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