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太阳能光伏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一周电子新闻: 小米该有"芯"教训中国COS成COSPLAY

临近年关,在绝大部分行业开始懈怠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电子行业可没有消沉,先是中国发布自主操作系统COS,振振有词地说要破除苹果安卓垄断,但随即被人指出,COS与安卓太像,继而被调侃:“安卓怎样打败安卓?”,“COS变COSPLAY”,再是这周四联想宣布成功收购IBM的低端服务器业务,一时间相关报道满天飞,这次收购的幕后故事,以及联想竞得IBM低端服务器后将有什么大作为,也非常值得关注,还有关于小米华为的新闻,一直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小米换芯事件虽已过去很久,但媒体总善于从各方面解读这次事件,上周就有一篇记者走访华强北,解密小米手机组装的那些事。希望大家喜欢这周的电子新闻汇总。以下是新闻的详细内容:

华强北揭秘小米手机组装那些事:小米活该有换“芯”教训?

2013年的最后一天,吊足了粉丝胃口的小米3如期开售,和往常的热销情况一样,5万台小米手机3(包括移动版和联通版)在5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然而,第二天,拿到小米3联通版手机的粉丝们发现,自己手机竟然被换了芯片:原本厂家在发布会和官网上信誓旦旦承诺的MSM8974AB芯片,被换成了价格相对低廉、功能也相对较弱的MSM8274AB。由此,拉开了小米3“换芯门”的序幕。

此次小米3“换芯门”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换芯事件真能一“S”了之?

据了解,小米3“换芯门”爆发前一天晚上6点多,一篇名为《高通骁龙MSM8x74AB系列处理器科普贴》的文章神秘出现在小米官方论坛上,发贴人认证身份是小米VIP用户,同时身兼论坛管理员的网友“九五先生”。

该文宣称,MSM8x74AB并非是单一芯片的名称,而是系列名称,为了对应不同的网络制式,高通MSM8x74AB系列分为了三个子型号,分别是对应联通WCDMA网络的MSM8274AB芯片,对应电信CDMA2000网络的MSM8674AB芯片和支持LTE网络的MSM8974AB芯片。目前,小米手机3联通版采用的是MSM8x74AB系列当中的MSM8274AB芯片。这三款新品同属MSM8x74AB芯片系列,除了支持的网络制式不同外,其他硬件配置完全相同,都采用四核2.3GHz的超高主频、Adreno330顶级GPU,是目前最顶级的高通移动处理器。

细心的小米粉丝们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拿到的小米手机联通版芯片不再是原来企业宣称的MSM8974AB芯片,而是MSM8274AB芯片。于是,善良的小米粉们愤怒了!

针对粉丝们爆发出来的强烈不满,小米公司对此的解释显得异常轻描淡写:“高通公司和小米的技术交流文档中,一直用骁龙MSM8974AB统称整个骁龙8008x74AB系列产品。小米在发布会上延用了这一称谓,确为不够严谨,我们深感歉意。”

随后,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称,小米3S即将出炉,将会搭载高通骁龙800最强型号MSM8974AC四核,售价依然是1999元。

对此解释,北京的小米手机消费者栾先生非常愤怒:“这种解释太不要脸了!明明一直宣称的就是MSM8974AB芯片,用MSM8974AB统称骁龙MSM8008x74AB系列这种解释都敢拿出来说,到底是这家公司的人都是文盲、都是零智商呢?还是想拿消费者当文盲?”

在小米用户的官方论坛“MIUI”上,网友的愤怒更是难以遏止:

网友“鹤敏”:那为何包装盒上写着8974,这个怎么解释?

网友“非宇/fanta”:还科普啥。两个芯片价格差那么多,如果是8974就可以三网破解了,能力相同不代表适应范围更大。

网友“Kingme”:换个处理器,成本大概便宜200块,大家这么理解就可以了。

网友“随风断雨”:买一次小米,终身不想再次购买了。

涉嫌欺诈怎能退款了事

从2013年小米发布会的视频资料来看,小米官方确实一直言之凿凿地宣称小米3将搭载高通骁龙800最强型号MSM8974AB芯片。在2013年9月5日的发布会上,小米公司明确说小米3高通版采用MSM8974AB平台,其官网宣传一直亦是如此,甚至小米3用户拿到手中的包装盒上也是如此。

然而,消费者在等待了近4个月后发现,之前小米一直宣传的高通骁龙800系列MSM8974AB芯片被更换为MSM8274AB芯片、堆栈式摄像头也被成本更低的背照式摄像头取代。

对于小米3“换芯门”事件的解决方案,小米公司只是宣称:“2014年1月2日前购买小米手机3联通版的用户可于本公告发布一周内致电小米客服热线,选择全额退款。”

对此解决方案,采访中,多名受访小米用户均表示强烈不满。山东消费者刘女士的说法非常有代表性:“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就是欺诈!按照现在的《消法》也得双倍赔偿,若按新《消法》,就得3倍赔偿了,怎么可以直接退款了事?还得让消费者自己去打电话向客服申请退款,真是岂有此理!原来宣传和承诺的都是MSM8974AB芯片,不管是你小米公司跟高通怎么交涉的,跟消费者没有关系,消费者花钱买的就是用MSM8974AB芯片的联通版手机,你提供的产品是吗?”

对于消费者的不满,北京东元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秀生律师表示支持:“这是非常典型的商业欺诈,消费者可以选择法律途径来解决,而不是简单接受小米公司的解决方案。”

另外,据多位小米用户反映,小米手机的客服电话平时接通率就非常低,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

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易认为,小米3联通版芯片掉包的原因不会是所谓的“误导”所导致的:“我估计是高通对小米的供货上出现问题,消费者完全可以团结起来进行一次集体诉讼。”

品牌组装背后那点儿事

2013年底,小米公司在年底总结的时候透露,共销售了1870万台手机,同时还表示2014全年至少供货4000万台。但是,辉煌的销售数据并不能掩饰小米手机的本质——品牌组装手机,也即代工生产手机。“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做手机,没有什么秘密,更不需要做什么研发,零部件都是现有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也是专业的公司做出来的,品牌企业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订制一下就可以,然后让代工厂去生产出来就可以上市销售了。”对于代工生产的品牌组装手机,在深圳华强北经营多年的手机经销商蔡女士告诉记者:“只要做好品牌就好,有品牌的叫品牌产品,没品牌的或者仿冒别人品牌的,叫山寨,就那么点儿区别。”

事实上,此次小米3“换芯门”事件,正是反映了品牌组装手机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组件,受主板、芯片等等零部件供应链的制约非常之大。有用户拆解小米3联通版后发现,零件中除了CPU来自高通以外,射频、基带、PMIC、WiFi、GPS、蓝牙也来自高通。摄像头来自SONY,闪存来自San-Disk,内存来自Elpida,触屏来自Synap-tics,电池来自LG,屏幕来自夏普,玻璃来自康宁,一些小零件来自TDK。除了手机外壳和印刷电路板之外,小米手机95%的部件来自于国外进口,自己能够决定的生产成本只有几十元。而小米3的组装则外包给了富士康和英华达,低端的红米手机生产则外包给闻泰通讯和英华达。

对于小米3“换芯门”,在广东从事手机组装生产十多年的叶先生毫不隐晦地告诉记者:“其实,根源不是换芯,是缺芯。很多搞品牌组装手机的企业都吃过同样的亏,核心部件的上游供应商都会不同时机地卡脖子,尤其是年销量超过1500万台的,小米只是一例而已。现在很多的国产手机品牌厂商其实搞的都是‘组装’,缺乏核心专利、核心配件、核心软件设计能力,在上游供应链博弈中必然处于弱势。”

口气太大“中国操作系统”COS是造假骗经费?

COS操作系统是独立自主的吗?

“中国自主操作系统”,过于高调的亮相

在COS发布前不久,另一家公司同洲电子发布了移动操作系统“960 OS”,同样号称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国自主”成为宣传中的重要概念,COS被热议,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这三个字母代表“中国操作系统”的含义。

央视的报道显示出COS系统非一般的高调,除去强调“完全独立开发”外,还显露出挑战现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霸主苹果和谷歌的雄心。研发人员称:目前苹果和谷歌的操作系统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苹果操作系统过于封闭,只支持苹果产品;而谷歌的操作系统又过于开放,恶意软件泛滥。COS系统正好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

中科院软件所李明树所长表示,COS系统就是要打破国外在基础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达到甚至超过现有主流操作系统的高度”。COS系统的宣传稿声称,“COS智能手机与机顶盒,其体验已经与国际主流操作系统达到一个水准。同时,COS还实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多窗口操作、实时多任务、语音语义识别等功能。”

而在COS系统官方网站的宣传片上,COS系统被拿来与历史上中国人书写汉字、建造长城、四大发明以及现在的载人航天相提并论,“今天,中国人开发了COS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

然而COS甫一出世,便遭到众多关于抄袭的质疑

在央视的报道中,对COS系统的描绘是“完全独立自主”,人民网上COS系统的宣传稿更是声称,“从底层到应用层均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上海联彤设计、开发,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但相关报道一出来,便引发了广泛质疑,认为COS系统涉嫌抄袭,主要基于如下理由:

▲除去没有logo外,COS宣传片的演示机器跟HTC的设备几乎一样

首先,从央视报道和COS系统官网宣传片来看,里面使用的机器分明就是台湾厂商HTC的产品,但COS系统官网列明的合作商中,却没有HTC。COS系统开发方此后还针对“HTC协助开发”的说法进行了否认,称“COS系统由中科院独立完成开发,与HTC公司无任何关系”,“我们目前和HTC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演示COS系统的手机和其他设备,运行的分明是安卓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而手机界面的许多细节,分明就与运行安卓系统的HTC手机相一致。

最后,COS系统宣称,现在就有10万应用可以运行,但不管是苹果、安卓还是微软的操作系统,积累十万的应用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COS作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操作系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综上,许多业内人士和网友都认为,所谓COS系统,实际上就是拿安卓系统改的,与去年引起争议的阿里云OS类似。不少人调侃COS实际上是“Copy Other System”(复制其他系统)。

综合目前的消息来看,“抄袭”一说还不能成立

尽管COS开发方否认与HTC有关系,HTC公司对此传闻也不发表评论。但从此前的相关报道中,却还是可以看到两者相关的痕迹,如去年8月华尔街日报网站曾报道“HTC正在开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报道称这个项目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北京博思咨询董事总经理龚斌在微博上也曾透露,“这个操作系统名为COS,是与中科院计算所旗下公司合作开发的……HTC会有几款搭载COS的产品上市。”

从COS系统官方宣传片几乎大摇大摆地用HTC的设备做演示来看,很难相信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目前不承认有合作,或许是一种策略。而且,如果COS系统本身是中科院独立开发,与HTC只是其他层面的合作的话,目前的表态也不能说有太大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COS系统演示时与HTC手机界面的细节相同就比较正常。

关于“完全独立开发”,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总体部主任武延军在昨日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有个新的说法,“COS系统基于Linux内核开发,除了少数东西,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当然涉及到近千万的代码,都是我们自己开发,这部分可以作为自主知识产权”。这说明COS底层实际上是知名开源系统Linux,这就与“从底层到应用层均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上海联彤设计、开发”的说法冲突了——不过这可以理解为宣传上的夸大,由于Linux作为免费开源的底层系统应用极为广泛,如果武延军的说法没有问题,那么视COS为“自主操作系统”勉强还是可以成立的。

至于COS系统上可以运行基于安卓系统的应用,也有办法解释,因为安卓系统也是用Linux作为系统底层。芬兰创业公司Jolla研制的Sailfish手机操作系统也能支持原生安卓应用,让系统在一般的安卓设备上运行,原因是Sailfish系统也是基于Linux系统的,然后在上层用了一个新的虚拟机代替安卓使用的虚拟机,便有可能兼容安卓应用。据推测COS系统实现这一点的原理类似,这样就可以说现在就有10万个应用可以运行了。而这并不能称之为抄袭。

不过,COS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成色到底如何,可能还需要更多人具体拿到系统后才能判断。

为何人们不相信国产操作系统是独立研发的

几个“骗经费”的项目已经让国人对“核心技术独立开发”失望

这次网友们对COS系统普遍不信任,除去报道中本身的疑点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类似项目的过往声誉不佳——以前总说要仿造英特尔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处理器,仿造微软制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桌面操作系统,但这都是极难实现的,而偏偏几个打着“中国自主”旗号的、有影响力的项目都涉及造假,被认为是骗取经费。

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汉芯造假事件”:上海交大博导陈进在美国购买摩托罗拉芯片,然后雇佣民工将表面的MOTO等字样全部用砂纸磨掉,再找浦东的一家公司将表面光滑的芯片打上“汉芯一号”字样,并加上汉芯的Logo,以此骗取中国政府一亿一千万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到帐六千多万元。而这一项目居然曾被多个院士鉴定通过,并且给予极高度的评价。

另一个知名涉嫌抄袭和造假项目是麒麟操作系统,这款操作系统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集团和民族恒星公司合作研制,是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官方宣传其为“中国独立研发成功”和“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内核”的操作系统。然而却被发现,麒麟操作系统简化版与美国开放源代码的FreeBSD操作系统5.3版本相似度竟然在90%以上,相当于就是把别人的系统拿过来改的。此后麒麟系统官方承认使用了别人系统的代码,撤下了“独立研发”的牌子。据称这一项目经费达8000万人民币。

而这次COS系统的开发方之一,中科院软件所,也在中科红旗项目上被广泛诟病,被认为有骗取经费和抄袭别国代码的嫌疑。

国家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需要刺激了造假骗经费行为

为何在这种核心高科技项目上,容易骗取国家经费,容易出现造假抄袭行为,这源于国家对核心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深渴求,以致有人称凡是打着“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填补国内行业空白”之类的招牌,以“加速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的的项目申请,都容易获得批准。而主管部门往往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审查这些项目,于是便出现造假横行的局面。

▲ COS突出“中国自主操作系统”概念

COS系统的项目,肯定也是基于这一逻辑进行申请的。官网上的介绍称“中国亟需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系统:4G发牌、玉兔上天,2013年最后一个月承载了国内高科技产业的辛苦与成功。但是与全球最优秀的科技成果相比,我们依旧是追赶者,依旧被国际寡头牵制”,在这种“形势”下,自主知识产权的COS系统横空出世便是理所当然了。

“自主知识产权”真的这么重要吗?

中国人往往迷恋国产,可越强调国产往往越坑国民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抄袭造假先例,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仍然十分喜欢“自主知识产权”这一概念,不管是领导还是民众,都希望看到有高技术含量的国产高科技产品。然而这些往往利用政府订单、民族感情牌才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往往需要夸大外国货、外国技术的危险,对自己则进行虚假宣传,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这实际上削弱了自由市场带给人们的福利。有人甚至总结称“打出国产旗号的产品,都不是好货,越民族就越坑民族,越国产就越坑国民。”

但在国际竞争下,“自主知识产权”并非伪概念

不过,对这种情形也不能一概而论。扶植一种“自主知识产权”,本身是加剧了市场竞争,长远来看可能会有好处。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当下,国别之分是的确存在的,一国掌握高技术含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其带来的好处是优先针对本国人民的,如“卫星轨道和频率先占先得”规则,就让美国民众比其他国民众享受了更多的好处。在技术领域所谓“上游吃肉,下游喝汤”,其结果往往就是“A国人吃肉,B国人喝汤”。

更重要的是,一国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使整个行业的利润变高,开枝散叶下,造就更多相关岗位,让本国人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大。高铁是一个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效果良好的例子,中国本来在高铁行业经验有限,掌握的技术不如国外,然而中国铁路当局利用中国幅员广阔的地理条件、交通基建亟待提升的时机,引进国外技术并消化吸收为自主知识产权,这不仅有利于本国人民的出行,还能够将技术出口,换取利润。

类似的例子还有韩国的“罗老号”火箭,为了发展本国太空事业,即便历经挫折,即便美中俄已经有很成熟的火箭发射经验,韩国人还是坚持本国人要参与项目,为的是在与俄罗斯合作结束后,也能独立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箭发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本国在开发太空事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自主知识产权应持开放态度,该鼓励则鼓励,该批评则批评,该追究则追究

所以,对于“自主知识产权”,既不要因为一些造假的行为而一味排斥,也不能够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支持。而是应对此持开放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像高铁这种项目可以支持,但像TD-SCDMA、WAPI这种独立电信标准的提出,是否应该,是否有价值,有关部门应认真检讨得失,为以后正确的决策提供经验。

而COS系统呢?自斯诺登曝光“棱镜门”之后,“自主操作系统”的意义大大提升。但除此之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人研制一个破除苹果谷歌垄断的操作系统,似乎并没有很大价值——不仅在于普及难度非常之大,更关键是在这个行业,研发“真正完全独立”的操作系统很难做到,事实上也没有哪国号称自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

当然,开发COS系统归根到底也是一种企业行为,COS操作系统的开发团队若自信有乔布斯之才,又或目标其实并不远大,只满足于获得政府订单,只要没有强迫民众使用或者用寻租手段获得项目资金或订单,愿意进行开发其他人也无权说什么。只不过,总打着“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等招牌的做法,民众应该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对可能存在的猫腻也更应警惕。

结语

“China Operating System”,以中国冠名,口气未免太大。希望这别真是一个“汉芯”式的骗局。

杨元庆自述联想IBM收购案始末:罗睿兰受困求救

当杨元庆与联想上万名员工在北京万事达中心共度年会的时候,联想集团CFO黄伟明与IBM在美国纽约签订了一份高达23亿美元的收购协议。

按照协议,联想集团将收购IBM旗下X86服务器业务。伴随着这笔收购,IBM将有7500名员工加入联想,而联想也将在未来每年的营收中新增50亿美元,联想服务器业务也将从全球第六进入前三。

当这份协议在纽约签署完毕的那一刻,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已忍不住成功收购后的喜悦,他站在台上对联想上万名员工表示,对IBM X86服务器的收购,是联想继对IBM PC业务收购后的又一里程碑。

一年前就已接触

杨元庆对记者表示,与IBM就X86服务器的收购谈判早在一年前就已开始。

“当时是IBM新任CEO罗睿兰找的我们,问联想是否有意向收购其X86服务器业务,我们当时就回应,联想很愿意也很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杨元庆称。

罗睿兰是IBM历史上首位女CEO,于2012年1月开始执掌IBM,此前曾在IBM的服务、销售、战略和营销等多个部门任职。兜售IBM旗下X86服务器业务,也有利于IBM整体方向的转型。

从前日发布的IBM财报来看,IBM于2013财年的全年营收为997.51亿美元,较上一个财年下滑5%;净利润为164.83亿美元,较上一个财年下滑0.7%。

从各项业务来看,在刚刚过去的2013财年,在不计入汇率变化的情况下,IBM在软件部门、科技服务部门、商业服务部门均实现了营收增长,而在系统和科技集团部门出现了严重的下滑,下滑幅度高达18%。

而从上述业绩也可以看出,IBM急于转型的原因和方向。

一名IT业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IBM正在饱受硬件业务亏损之痛,快速抛售增长乏力的硬件业务,将大量资金用于发展软件和服务业务,或将是IBM的发展方向。

可以看到的是,在2013年第四季度,IBM硬件业务的下滑程度更为显著,其硬件业务所在的系统和科技集团部门营收下滑26%,远高于过去一个财年的平均下滑比例。

上述观察人士称,IBM必须从较为老态的硬件业务开始抛售,逐步调整业务结构。IBM的硬件服务器产品包括System Z、Power Systems、X86以及Pure Systems等。除Pure Systems是2013年第四季度中IBM硬件部分的唯一亮点外,其他服务器产品均出现了下滑,其中X86服务器销售下滑15%,System Z和Power Systems则分别下滑37%和31%。

虽然X86服务器的下滑比例并不是所有硬件产品最高的,但X86架构作为一个较老的架构服务器,偏低端,并不是一个未来产品。

此外,IBM硬件服务器于2013年第四季度在中国区也出现了严重下滑,较上年同期下滑23%。这种现象在于中国区的去IOE(IBM、Oracle和EMC)竞争现象的明显,以及更多玩家角逐下价格战的激烈。

上述人士认为,IBM并不适合在低端产品中进行价格战,而联想的基因和产品布局则更适合驾驭这种竞争形态。

联想的云端布局

此项收购符合杨元庆为联想勾画的“多终端+云”战略。在联想经过多笔收购整合完成PC业务的全球市场规模第一,以及PC业务整体趋势放缓的背景下,杨元庆将更多的重心和发展放在了PC+领域,试图通过PC、平板、手机、智能电视等多屏多终端来圈住用户,再通过用户数据的积累构建“多端+云”的模式。

但相比PC和智能手机业务,联想在服务器领域的成绩并不突出。最新数据显示,联想在全球服务器领域的市场份额仅为第六位,这与其位居第一的PC份额并不相符。

事实上,联想在服务器领域的布局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而在2012年8月,联想与美国EMC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渴望进一步发展服务器业务。但联想在服务器领域技术和品牌的不足状况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变。

杨元庆表示,联想希望通过收购IBM X86服务器来获得品牌、技术和客户,而这种策略也是在复制2005年收购IBM PC业务的模式。品牌和技术,一直是联想作为中国本土品牌向国际化突围所欠缺的,而通过收购,对客户的积累,也将有助于市场份额的开拓。

上述观察人士表示,联想并不介意花钱买下一个看似落伍的服务器型号产品,联想善于在低价、低成本中获取竞争优势,而在短期内,联想也十分渴望这部分份额以及在服务器领域的品牌助力。

杨元庆表示,与9年前收购IBM PC业务不同,当时联想更担心的是收购后的人才挽留问题,而一旦人才流失,那么联想对收购后技术的获取也将大打折扣;而如今,联想的品牌影响力和业绩已与9年前不同,联想已不再担忧收购后人事的整合。

杨元庆透露,与此前收购IBM PC业务一样,此次收购IBM X86服务器,联想依然拥有使用IBM品牌5年时间的权利,以及相应的知识产权;此外,IBM X86服务器原有的销售体系也不会随着联想的入驻而削弱或变动。

收购IBM X86服务器,也将改善联想的利润结构。IBM X86服务器业务将给联想带来每年50亿美元的新增营收。此外,与PC业务只有5%的利润率不同,服务器业务的利润率通常在20%左右。

不过,要成功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联想还需等待相关机构以及美国政府的安全审核。杨元庆表示,这可能会耽误联想数月的时间,但他对审核的通过表示乐观。

杨元庆称,在对IBM旗下X86服务器收购的23亿美元框架中,将有90%由现金支付,剩余10%由联想集团股票支付。

华为联想带领中国制造崛起:海外获赞

联想投资8亿美元在武汉建立了一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研究机构。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给全球企业生产流行电子设备的工厂,而中国自己的科技产品却很少被认为有什么优势。

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中国的科技公司正日渐向市场领先企业发起挑战,同时也逐渐开始引领电信、移动设备和在线服务的趋势。

一方面,中资科技公司在规模庞大的本土市场上努力遏制知名度更高的全球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它们正在聘用硅谷的高管,并通过以国际体育明星和名人为形象代言人的强大营销攻势扩张海外市场。

在全球许多地区,中国企业仍面临消费者认同度方面的问题,这些地区的消费者认为,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不及其他企业。一些外国竞争者指称,中国政府通过补贴、低成本融资和操纵汇率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

中国科技企业崭露头角

不过,中国和西方企业的许多高管认为,中国科技业积累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财力正在达到一个临界水平,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将改变全球科技业未来的实力架构。

普华永道的合伙人莱特(Colin Light)表示,中国企业向来是迅速的跟风者,但现在已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中国科技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研发投资的日益增长。美国机构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去年1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今年用于研发的支出可能会达到2,84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22%。相比之下,美国同期的研发支出仅增长4%,至4,650亿美元。该机构预计,到2018年,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支出将超过欧洲,到2022年将超过美国。

从2003年到2013年的十年中,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简称:华为)的年度研发支出从3.89亿美元增至54.6亿美元,增长了十三倍。按营业收入排名,华为是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仅次于瑞典的爱立信。

周跃峰(Peter Zhou)在2000年走出大学校门后就进入华为工作,当时该公司的上海研究所只有几百名员工,挤在一个办公室里。每个周三晚上下班后,周跃峰都和其他年轻的工程师一起“充电”学习,有时还使用美国的大学课本做教材。

如今已经晋升华为无线设备业务高管的周跃峰回忆道,当年的华为和西方企业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

他说,我们就像学生。

但过去十年中,华为在通讯设备市场上击败了诺基亚公司、阿尔卡特朗讯等西方竞争对手。周跃峰说,取得这一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华为工程师们使用软件升级无线网络的创造性方法,摒弃了以往那种更换所有硬件元件的高成本方式。

如今的华为在上海拥有一个研发中心,超过1万名工程师忙碌其中,许多人都有计算机科学学位。在移动行业正在部署更快速的4G网络之际,华为已在着手研发5G网络技术。5G网络有望在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然而华为的全球扩张也招致了一些质疑。去年,一些欧盟官员指控华为接受了中国政府的不公平补贴,从而得以在欧洲市场上以更低的价格出售设备。华为否认了上述指控。

去年10月份,丹麦电信运营商TDC A/S宣布与华为达成一笔7亿美元的交易,用华为的设备取代其现有的爱立信有限公司(Ericsson)的设备。TDC首席执行长Carsten Dilling说,他选择华为是看重华为的技术专长,而不是价格便宜,实际上华为的价格相当昂贵。

总部设在英国的Glory Global Solutions Ltd.是一家为银行制造现金处理设备的企业。该公司2011年在上海开设了一个研究中心,所聘请的中国工程师负责开发先进的感应技术,用以识别嵌入到钞票内的各种防伪标识、以便察觉假钞。此外他们的工作内容还包括筛查软件设计、硬件工程以及光谱测定等科学方法等等。

该公司首席执行长Paul Adams说,与中国工程师一起研究最前沿技术有风险,就是他们或许会脱离合作伙伴、自己成立公司,从而构成竞争威胁。不过他补充称,中国工程师们也给Glory Global带来许多新鲜创意。

目前,在复杂科技领域中国也正沿着技术曲线不断向上攀登,例如曾经一片空白的移动处理器芯片领域。虽然美国的高通公司、英伟达等竞争对手依然遥遥领先,但随着低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芯片市场的日益增长,中国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全志科技等企业也不断扩大领土。上个月,中国政府宣布打算斥资近50亿美元,成立一只投资中国微芯片行业的基金。

在消费品领域,很少有中国品牌能够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名字。但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正通过大举拓展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开创先例,该集团去年取代惠普公司成为全球按销量计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来自调研公司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3第三季度,联想集团在智能手机全球销量榜单排名中上升到第三位,位居三星电子和苹果公司之后。

2005年收购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个人电脑业务的联想集团于2010年在中国推出首款智能手机。首席策略长周庆彤表示,当时公司高管明白联想集团缺乏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很多必要资源,因此从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招纳了不少人才,注入了“新鲜血液”。

从2003年到2013年,华为的年度研发支出从3.89亿美元增至54.6亿美元。图为消费电子展上展出的一款华为手机。

2010年前后,联想集团还成立了一个移动应用开发团队。2013年年中,该公司推出了茄子快传应用软件,适用于苹果公司iOS和谷歌(Google Inc.)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用户通过该应用无需连接到互联网即可迅速在两个手机之间共享照片和视频。联想集团称,茄子快传推出四个月后,用户量超过了3,000万。

联想集团海外移动设备业务主管霍华德称,我们需要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因素。霍华德在2012年初加入联想集团,此前曾在硅谷创业。

联想集团2012年和美国全国橄榄球联赛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赞助协议,联想集团可以在营销活动中使用NFL的商标。该公司还请来全美篮球协会的明星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代言其亚洲的智能手机广告,最近又聘任好莱坞演员阿什顿.库彻(Ashton Kutcher)代言美国的营销。

2012年以来,联想集团在印尼、印度和俄罗斯等海外市场都推出了智能手机。该公司目前在印尼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10%。

雅加达非营利机构员工Amalia Pulungan去年10月份购置了一部联想智能手机。Pulungan表示,苹果当然是一个很酷的品牌,但联想也很酷。

联想集团去年12月底在武汉市开设了新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研发生产中心。该中心占地20万平方米,联想集团为此投入了8亿美元。

该公司首席执行长杨元庆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们非常希望能成为智能手机领域的老大,但前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虽然中资公司在硬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面临一个也令其他亚洲科技公司苦恼的挑战:开发出广受全球市场欢迎的软件和用户界面。

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却是个例外。腾讯拥有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微信(WeChat)在中国移动短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该程序每月2.72亿的活跃用户绝大部分在中国。但去年,该公司在海外广告和宣传上花了2亿美元,来帮助微信进入包括印度、南非、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内的很多市场。腾讯表示,微信在海外被下载的次数超过1亿次。

微信还具备便于使用的语音发送功能,这点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此外,微信还在挑战美国WhatsApp的主导地位。后者在全球的每月活跃用户数超过3亿人。

约翰内斯堡18岁的时装设计师Mikey Mashila在看了微信的电视广告后于去年夏季下载了该应用。微信聘请了阿根廷球星梅西(Lionel Messi)担当其全球电视广告的代言人。

Mashila说,在南非梅西是家喻户晓的。Mashila邀请了他的朋友加入微信,现在用微信的频率和WhatsApp差不多。

旧金山RS Investments的投资组合经理Michael Reynal表示,无论是手机还是笔记本电脑,中国科技企业迄今为止主要是凭硬件在全球扩张,而腾讯吸引人的是它的软件和服务。该公司管理的资产总规模约为270亿美元。

去年腾讯的股价上涨了近一倍,其市值也达到了1,230亿美元,与Facebook Inc. 1,400亿美元的市值相差不远。

股价上涨的公司并不只有腾讯。据Reorient Financial Markets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六个月中,一篮子中资科技股累计上涨了42%,而同期标准普尔北美科技股指数仅上涨18%。

除了联想、华为和腾讯之外,中国的初创企业也在更加积极地进军海外市场。在中国,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智能手机是唯一可以使用互联网的工具,因此中国移动用户的行为有时甚至能预测美国的趋势。

几年前,中国企业家唐岩对设计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约会应用的想法进行调研,他惊奇地发现美国主要应用中很少有能提供这类服务的。该应用能帮你认识身边的人。唐岩说,他当时认为,如果这一想法是对的,那么这款应用将首先在美国火起来。唐岩目前是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Momo Technology)的首席执行长。

唐岩于2011年在中国推出了陌陌这一约会应用,目前该应用每月的活跃用户为3,500万人。在美国,和陌陌最接近的应用Tinder则是在2012年9月份推出的。

美国软件生产商赛门铁克驻北京的高级副总裁Bernard Kwok表示,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开始意识到,要想长期生存下去并持续增长,的确必须要创新。

最新相关

刚刚,多晶硅价格下降2.73%!

光伏头条(微信号: PV-2005)获悉,4月30日,硅业分会公布本周硅料价格。本周多晶硅现货市场成交较少,价格逐渐松动。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70-4.5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92万元/吨,环比下降2.7...

HJT电池

HJT电池是指异质结晶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简称HJT)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采用异质结晶技术,将多晶硅薄膜夹在两层非晶硅薄膜之间,形成多层结构。HJT电池具有高效...

N型双面电池

N型双面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它与传统的单面太阳能电池不同,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吸收太阳能并转换为电能。这种双面太阳能电池通常具有一种N型的结构。主要特点和优势包括: 1.双面光吸收...

光伏玻璃

光伏玻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玻璃,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它在结构上与普通玻璃有所不同,通常包含太阳能电池技术,使其能够在太阳照射下产生电力。以下是有关光伏玻璃的一些关键信息: 构造: 光...

电池片

电池片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组成部分之一,也称为太阳能电池电池片或太阳能电池芯片。这是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基本发电单元,负责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材料: 电池片的主要材料...

MWT电池

MWT电池是指金属线路太阳能电池(Metal Wrap Through Solar Cell)。这种太阳能电池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通过将电池的金属电极线路从电池的正面移到了背面,从而改善了电池的性能。主要特点和优...

N型双面电池和N型电池的区别

N型双面电池"和"N型电池"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主要涉及它们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N型双面电池: 双面电池是指太阳能电池能够从正面和背面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类型。这种类型的电池可以提高...